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舆情评估

“中国霾”更健康?我读书少不要骗我

但要激起普遍的信心与凝聚治霾的力量,除了政府从科研层面的迷局破解中汲取灵感之外,我们还需要从微观层面揭晓伦敦治霾之谜,为个体公民普及一些绿色的生活常识。

  日前,《科技日报》在头版发表了一篇关于雾霾的科普短文,该文援引一国际科研团队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的研究成果,指出“伦敦雾”≠“中国霾”,二者空气化学过程相同但成分不同。

  这篇短文在各大网络咨询平台上得到了有效的推广与传播,但却并没有达到以正视听的效果。来自于国际专家的权威数据未能纠正民众对于雾霾人云亦云的认知偏差,相反,却激起了广泛的误读与嘲弄。很多网友有意无意地将这个结论“伦敦雾是强酸性,而中国霾基本上是中性”歪解为“中国霾更健康”。

  这确实不是对待科研的理性态度,但从舆情分析的角度来看,这种情绪化的表达亦是一种普遍民意的体现,“嘲弄”背后隐含着的是民众对治霾现状的不满。

  2002年人民网上就有一篇题为《通天彻地的杀手1952年的伦敦雾》的文章,介绍了这场大灾变,解读了北京的治污计划,并在文末提出了美妙的畅想:“京城的碧水蓝天正向我们走来”。

  一晃14年过去了,碧水蓝天没有等到,重霾围城中蒙着口罩的人们却影影绰绰地望见前方“伦敦烟雾事件”的魅影在晃动。

  在这种背景下,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公众对“伦敦雾≠中国霾”这类冷知识不买账了。是不相信科学吗?显然不是。

  原因在于这些拗口的名词与化学术语并没有给情绪低迷的公众带来明确的指导与希望。没耐性(或许也确实看不懂)的老百姓不可能去细细地掌握这些专业的科研数据,只会跳过论证看结论,而基于日常经验的判定,“伦敦雾是强酸性,中国霾基本上是中性”的结论确有着在危害级别上的明显划等。这也就难怪呼吸着“辣眼呛嗓子”的空气的网友会质疑这一结论有为“中国霾”洗白之嫌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1952年伦敦雾霾之谜揭晓,或有益中国治霾,这确实是一个利好消息。但要激起普遍的信心与凝聚治霾的力量,除了政府从科研层面的迷局破解中汲取灵感之外,我们还需要从微观层面揭晓伦敦治霾之谜,为个体公民普及一些绿色的生活常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两者同样至关重要。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