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舆情评估

要敬畏舆情,但不是被舆情绑架

(原标题:要敬畏舆情,但不是被舆情绑架)

浙江温州市泰顺县在“莫兰蒂”台风中受灾严重,该县教育局计财科科长包序威却成了“网红”。 一张网传照片显示,包序威被人“搀扶”着去学校视察灾情,引发网友各种议论。泰顺县教育局官方微博“泰顺教育”,9月16日下午3时许发布消息,对此事作出回应,决定免去包序威县教育局计财科科长职务。

在该照片被到处转发后,拍照者出来道歉,称“我当时拍这个是想体现灾情面前人与人之间相互救助,没想到最后完全变了味道。”而几个当事人也称,他们不是包序威下属,也非官场中人,只是大家都有雨靴,想帮一把没穿长筒雨靴的人。

导致舆论沸腾的,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灾情面前,包序威被搀扶了;二是他是官员,严格地讲,应该是公务员,一个县教育局的科长,实在称不上是一名官员;三是有照片为证,包序威确实被人搀扶着;四是此前曾有过官员在灾情面前被搀扶后免职的消息;五是包序威为什么不穿雨鞋。

从被搀扶到被拍照再到拍照者出来说明原因,有几个方面的质疑可以解除了,包序威不是主动要求别人搀扶,拍照者的目的是宣传人性之美,能够继续被舆论解读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包序威是公务员,二是为什么不穿雨鞋。

事实上,后一个原因也没有多大可解释的内容,在目前的情况下,能够在办公室放一双雨鞋的公务员,比重应该不大。因此,当遇到灾情、需要去灾情严重的地方视察、指导、指挥、参与、服务的,恐怕大多都会穿着平常工作的鞋子。

事实上,如果撇开包序威是公务员这个身份,这张照片,真的可能被保险公司作为宣传的看点。毕竟,在那种场合,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能够伸出双手,扶一把别人,是能够充分体现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的,是能够赢得公众的认可和接受的。因为,只有细微之处的服务,才能更加体现出服务部门、服务行业的敬业精神。

恰恰是,包序威是一名公务员,且有着在当地人看来是“官”的科长身份。因此,这一搀扶,反而成了一条“罪状”,引发舆论关注,并能够迅速沸腾、迅速蔓延,让当地教育部门无力应对了。于是,只能通过将当事人免职的方式,缓解自身压力。

我们说,在舆论沸腾,并有可能对工作产生影响的大背景下,以处理当事人来缓解舆情,或许是一种不错的手段。但前提是,必须弄清楚事实真相,而不要形成“二次伤害”。对搀扶事件来说,如果各方所说的都是事实,那么,对包序威的免职,就显得过于草率、过于想洗白教育局自身,从而对包序威形成不必要的伤害了。毕竟,包序威没有主观故意,更没有把自己当“官”的想法。其到灾情第一线也完全是为了与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一起,将服务送到抗灾最前线,能够让受灾群众在第一时间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从而进一步体现保险公司以及政府对广大群众的关心。如果包序威此次不直接陪同,而是让自己的下属陪同,此起事件是否就不会发生了,包序威也就不会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从而成为另类“网红”了。

恰恰是一个主动到抗灾第一线的公务员,由于一个偶然事件的发生,反而受到了免职的处理。那些躲在办公室不去灾情第一线的人,却安然无事。如此处理方式,会让很多人产生今后遇到此类灾情,只要不是领导强行安排,就能躲则躲,切莫再像包序威这样“出风头”。

显然,这是被舆情绑架、被舆情控制、在舆情面前没有积极应对能力的表现。对舆情,必须有敬畏之心,必须积极应对。但是决不能被绑架,被舆情牵着鼻子走。如果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应对舆情时,不能通过积极的手段,把舆情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就有可能会使事态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产生相反的作用与效果。泰顺县教育局为了缓解自身压力,将包序威免职,看起来是行动迅速,实质是应对舆情的能力不强。明明是能够解释清楚的问题,非要通过免职来满足舆情的单方需要,从而使原本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不能不说,这是政府职能部门处理应急事务能力低下的表现,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文/谭浩俊

(原标题:要敬畏舆情,但不是被舆情绑架)

netease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