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舆情分析

华为诉三星专利侵权 舆论点赞

戴蕾蕾

戴蕾蕾

  事件概述

  5月25日凌晨,华为在美国加州北区法院和中国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同时提起对三星公司的知识产权诉讼。

  华为方面指控三星未经授权使用了4G标准专利和智能手机功能相关的专利并要求三星公司就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进行赔偿。

  华为官方表示,三星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华为的知识产权。因为三星在众多国家销售其产品且相关专利数量多,华为不可能在所有的地方针对所有被侵权专利进行诉讼,但华为愿意在全球范围内解决纠纷。

  华为知识产权部部长丁建新称,华为希望三星尊重华为的研发和知识产权成果,停止未获许可的专利侵权行为。

  “华为认为已经尽到了所有标准必要专利权人的义务,而且我们承诺以‘公平、合理、无歧视’的条件许可这些专利。对没有经过许可就使用这些专利的公司来说,华为有权获得合理补偿。华为与三星历史上没有签订过交叉许可协议——尽管我们一直希望可以签订这样的协议,以保护双方专利能被合法使用。”华为的一位负责人表示。

  三星电子官方随后向媒体表示:“我们现在正在慎重评估,并将采取合适的措施来维护三星的商业利益。”

  据《韩国时报》报道称,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三星电子无意与华为达成授权协议,计划在美国法院反诉华为,最早可能会在7月采取行动。

  此事引发媒体的广泛关注,多家媒体纷纷报道。

  舆论关注度走势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5月25日华为官方宣布在中美两地起诉三星专利侵权之后,舆论热度开始升温。科技类媒体如凤凰科技、网易手机、腾讯科技率先报道了此事,随后财经媒体也相继介入。新华社深圳分社发布的相关消息,转发量超过1000条。

  5月26日,相关报道达到570篇,舆论关注度达到顶峰,这以后报道量减少。5月31日,舆论热度有一定程度的回升。6月1日后,舆论热度再度走冷,趋向平淡。

  媒体除了报道华为起诉三星事件本身外,还分析了华为发起此次诉讼的原因,并对华为能否胜诉以及三星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未来发展作了预测。

  韩国媒体也表示出对本次事件的关注,本次诉讼的新闻更是占据了韩国《中央日报》《朝鲜日报》《韩民族新闻》等各大报刊的头条位置。据报道,韩国搜索网站NAVER的热门搜索词中,华为曾一度上升至前10名。

  根据“新微邦”数据,关于华为起诉三星专利侵权的话题,“人民日报”“观察者网”“腾讯财经”等微信公众号相关推文阅读量排在前列。

  在主流媒体中,对此话题关注度最高的是中国网,占比29.54%;其次是人民网(603000,股吧),占比16.37%;新华网占比14.23%排名第三。

  网友观点倾向性分析

  随即抽取303名代表网友的观点评论归纳统计后发现,有超过一半网友支持华为,认为这是已经拥有专利积累的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实力亮相”,是中国制造业的胜利;有三成的网友认为华为目的或为赶超压制三星;有少数网友认为这是华为炒作自己,是一种竞争策略;还有一些网友持其他观点,如比较两个品牌手机性能等。

  支持华为,认为这是已经拥有专利积累的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实力亮相”,是中国制造业的胜利,占57.01%

  网友“自然物种”:中国能上档次的资本家就是任正非了,其余都是土豪劣绅。

  网友“又肥又香”:支持华为!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制造!

  华为目的或为赶超压制三星,占30.03%

  网友“深山别墅-海”:虽然不太喜欢华为虚拟按键的手机,但也希望华为灭了三星,因为他的手机在现在智能机泛滥的市场里,没有任何优势。

  网友“深耕简出”:山寨星的山寨机早就应该从市场上消失!3个月小修,半年大修,一年报废的山寨货全靠广告宣传忽悠消费者和铺天盖地的店铺积累的销量!现在销售山寨星手机的店铺少了,卖不动了店铺要求退货了,消费者觉醒了,山寨星的山寨机应该消失了!

  华为炒作自己,是一种竞争策略,占1.98%

  网友“正义一永恒”:三星手机变手雷了,被粗粮告上了法庭,三星奇道:你告我什么?粗粮傲然道:哼,你为什么偷窍我手机变手雷的专利?三星不屑道:我靠,手机,手雷是你粗粮发明的?粗粮冷冷一笑:手机不是我发明的,手雷也不是我发明的,但手机变手雷就是我发明的,并且是全球唯一的专利。三星:……

  网友“天涯”:菊花这样的黑作坊有专利?笑死人了。不要丢我们脸了。

  其他,占10.89%

  网友“三俗老司机”:中国缺少创新、没有原创,主要原因是不尊重知识产权,没有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上社会文化没有包容精神,不鼓励试错,不包容有个性的人。

  网友“自挂东南亭”:为什么讨论都是说三星和华为哪个卡,哪个更好的问题,难道这条新闻的重点不是三星用了华为的专利还不付钱的问题吗,苹果每年都交给华为上亿专利费你三星还想跑。

  媒体观点分析

  《解放日报》发布题为《“华为诉三星”:专利可化为利器》文章称,这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进程中的必然事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更多企业可借鉴华为的发展模式:持续加强研发投入,进行知识产权布局,构建既有数量又有质量的专利网络,这样就能在市场竞争中拿起专利武器、主动出击。

  《中国知识产权报》发布《解读华为诉三星:醉翁之意不在诉讼 在于许可》的文章称,成立时间还不到30年的华为公司,追赶世界巨头的脚步越来越快。而在华为公司成长过程中,知识产权诉讼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华为公司经历了艰难起步、战略相持、防御反攻等发展阶段后,开始进入收获的季节,其角色也开始由“被告”向“原告”转变。从被思科公司指控专利侵权,到与美国数字交互公司(IDC)的反垄断案件,再到如今将三星公司告上法庭,华为公司正是在知识产权方面付出了“学费”后,逐步意识到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并实现了“反客为主”。事实上,对于华为公司而言,旷日持久的“专利战”应该不是首选项,这场“战役”的输赢已不再重要。如何通过诉讼达到自己的目的,使自身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获得合理回报、专利价值实现最大化才应该是华为公司的目的所在。

  《南方都市报》采访飞象网CEO项立刚,项立刚表示华为不是一个小公司,不可能通过此事来炒作;其次,华为不打无准备的仗,官司失败了对华为的形象也不好;第三,华为是底层通信技术专利的持有大户。国际巨头之间互相挥舞“专利诉讼”大棒的现象并不少见。苹果用它打过HTC,曾经无限风光的HTC手机遭到禁售;苹果也用它打过三星,三星给苹果支付了巨额赔偿金。不过,以往这类专利诉讼主导权掌握在国外大企业手中,此次华为对三星提起诉讼,意味着使用“专利诉讼”这根大棒的主动权交到中国企业的手中了。主动权的获得,除了华为自身的积累,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中国发改委对高通反垄断调查。

  文章还指出,此次诉讼涉及4G标准专利和智能手机功能相关的专利,这些专利对智能终端产品的用户体验和互联互通十分重要,对三星产品有很高的价值。此次诉讼可能会遏制三星手机在全球的发展,因为三星可能会陷入被禁售的困境。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虽然华为提起诉讼的主张并非禁售,而是要求三星公司就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对华为进行赔偿,但在诉讼过程中华为也可能会向法院提出要求—“禁售三星手机,否则可能会让华为的利益继续遭到损害”。

  观察者网发布题为“华为起诉三星,伤了韩国的‘IT强国梦"文章,署名芮晓恒,文章称“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后,三星也走到了十字路口。三星集团的利润中,绝大多数来自三星电子,三星电子的利润又相当依赖于智能手机部门。当前智能手机市场的日渐饱和、竞争日趋激烈,对三星乃至整个韩国经济造成相当大的困扰。目前,华为手机在中国市场击败了三星,在全球市场的追赶之势也愈发咄咄逼人。三星尚未能从与苹果的专利诉讼中脱身,还面临着操作系统受制于谷歌的困境,再加上此次与华为的专利纠纷,这些都很可能成为‘心腹之患’,使三星未来的发展受到极大牵制”。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发布专栏文章称,与此前苹果与三星就智能手机引发的专利大战不同的是,华为与三星之间的专利大战核心是通信技术专利,而非移动终端或手机专利。因此,就华为诉三星专利侵权本身而言,并不能得出国产手机已经在创新程度上可与苹果、三星相较量或抗衡的结论。因此,虽然华为向三星发起专利侵权诉讼,值得国产手机厂商和国内用户“欢呼雀跃”或“为之一振”,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国产手机与三星、苹果等国外手机巨头在手机发明专利或外观设计上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国产手机厂商在做好营销的同时,潜心做好技术研发和专利部署,推出更多类似OPPO“闪充”等快充技术在内的可以领先于三星、苹果的新技术、新应用,让国产手机的技术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

  舆情点评

  在本次知识产权诉讼中,无论华为能否胜诉,都能折射出两方面信息:

  第一,“中国制造”不再是“山寨”“盗版”的代名词,其中一些企业,已经具备创新能力,可以与世界一流手机厂商一较高下了,而且兼具高性价比、物美价廉,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第二,中国企业已经逐渐学会通过国际惯例来解决问题,面对知识产权纠纷,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懂得优雅而体面地捍卫自己的尊严。

  当然,鉴于双方的专利储备和创新实力,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最大的可能是达成和解,双方通过谈判签订专利交叉许可协议后合法使用对方开发的技术和知识产权。

  以往中国企业在寻求海外市场时,经常因为不熟悉WTO或相关国际条例,踩到红线而遭到罚单,只能回到国内诉苦。但是国际市场不会因为你看似弱者而表示同情,它只承认真正有实力、有创新的企业。因此,唯一的办法就是,熟悉规则、利用规则、修炼好内功,保证自己不踩红线。如果其他企业损害自己的权益,也要懂得如何反制。

  这次诉讼也给国内手机企业敲响了警钟:如果没有过硬的专利储备,就有可能会沦为任专利巨鳄宰割的羔羊。创新已经成为这些企业的命脉,没有知识产权,也就没有竞争力。

(责任编辑:邓益伟 HN006)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