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风云气象 守皓月晴空
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观天测雨,在风云变幻中找规律;他们追赶时间,在雨雪袭来前发出预警。洪水来势汹汹,他们在气象站为防汛救灾提供一手讯息;台风警报拉响,他们彻夜不眠,为沿海居民预报台风信息——他们就是中央气象台预报员团队。
从“0到1”的突破——
反复调试运算,建成自己的数值天气预报系统
“我16岁参军,被分配做气象观测员。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改变过投身气象的初衷。”中国工程院院士、气象学家李泽椿,虽已85岁,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谈起他奉献一生的气象事业,依然充满激情。
回顾这些年走过的路,李泽椿感慨万千。“我到现在都记得上世纪70年代河南的一场暴雨,雨量相当于河南省年平均降雨量的两倍。我在现场看到,铁路被冲断,公路运输被迫中止,当时我们却无能为力。”老人语带哽咽,“我很痛心,但深知以当年的技术,确实预报不出来。就算报出来,以当时的信息技术也无法及时送达千家万户。”
痛定思痛,从那时起,作为中央气象台预报组组长的李泽椿,就跟预报科技“较上劲”了。想提高预报的精准度,就必须先啃下“数值预报”这根硬骨头。天气预报要根据冷暖锋气团的移动来判断天气,但现实中,移动过程可能受到地形影响而发生改变。只有通过数值模型,精确计算大气内部的运动规律,预报才能更准确。
“数值预报是现代天气预报的基础,1978年,我们决定建立自己的数值预报业务系统。”李泽椿回忆,这段路程刚开始走得很艰难。数值模型中的计算格点每缩小1/2,计算量就会扩大16倍。经过刻苦研究和反复调试,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李泽椿带领团队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合作,建成了我国第一个自动化短期(3天)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
解决了一个问题,另一个接踵而来。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的建立更难。当时国内高性能计算机正在研制试用,短期内难以满足计算需求。李泽椿回忆,为了突破技术壁垒,他一方面带领团队,加大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充分利用已有成果;另一方面在国家支持下,引进超级计算机。
1990年,李泽椿团队建立的这套系统投入使用,成为我国第一个中期(10天)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我国成为当时国际上少数几个能制作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的国家。
这是“从0到1”的突破,对气象保障和国家安全来说,意义重大。对此,李泽椿却保持着谦逊。“我只是团队中的一分子,只想踏踏实实把事做成、做好。这么多年来,我始终铭记气象工作的根本宗旨,就是保障国家安全、服务人民生活。这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
一个“过程”一场仗——
他们像艺术家,却是真正的科学家
见到孙军的时候,他刚结束一场会商,马上还要继续制作当天的天气预报。作为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对这样的忙碌已经习以为常。“今年汛期南方降雨频繁,预报员确实比较辛苦。用我们行业内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过程一场仗,一次预报脱层皮’。”
这里的“过程”,指的是天气过程。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入职中央气象台以来,孙军见识了各种天气过程。经历了风霜雨雪的磨练,才一步步从基础岗位成长为国家级首席预报员。“我也算是二十年磨一剑了。”孙军笑笑说,“花几十年做一件事,在我们这行太普遍了。想做一名合格的预报员,就必须耐得住寂寞、顶得住压力、负得起责任、经得起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