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舆情分析

从语言主观性角度分析类词缀“门”的主观化过程和主观性

    张现荣,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系统功能语法、英汉对比、认知语言学。

英语新兴后缀“-gate”在汉语中被仿译为“门”,受英语后缀的类化影响,汉语中也出现了大批“X门”的附缀式单词,并且在网络舆论和新闻语料中广泛使用。文章通过语言主观性理论来分析“门”的词缀化过程所引起的主观化。

文章结构:一是语言的主观性与词缀化;二是类词缀“门”的主观化过程;三是类词缀“门”的主观性识解;最后是结论。

通过词缀化形成的词缀体现了语言的主观性。所谓“语言的主观性”指的是能够表达说话人的立场、态度和情感等的一种语言特性。主观性是语言建构的基础,在语言的使用中普遍存在。主观性通过主观化过程而实现,主观化既涉及语义—语用的变化,又有相应的特定语法形式的变化。文章指出,“门”作为类词缀,在构词中产生了附加意义,具有构词语素的倾向,“门”在词缀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意义“越来越根植于说话人对命题内容的主观信念和态度”。

文章认为,类词缀“门”的主观化经历了类词缀“门”的仿译、汉化以及词缀化趋势强化三个阶段。在类词缀“门”的仿译阶段,类词缀“门”保留着英语后缀“-gate”的某些特征,表达“政治丑闻”的意义,其语义与“-gate”相关,表示诉诸法律与个人谴责,构词形式上表现为“X+门”形式,“X”多为直译过来的名词或动词,或者是双音节的语素或语素组。我们根据“门”的意义发生虚化和“门”的句法位置固定两个标准,认为“门”是一个类词缀。人们认为类词缀“门”是现代汉语名词“门”意义的虚化,可能这种误认反而促使类词缀“门”可以构造新词,在汉语中发生类推,汉语开始使用自源式“X门”。

类词缀“门”的汉化阶段,汉语中仿译自外媒的“X门”和自源式的“X门”共存,并且字典也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描述。语义上,类词缀“门”的使用域大大扩展,内涵从“政治丑闻”扩展为负面消息、轰动效应、处境难堪、意外曝光、公众人物与恐非属实等多方面,类词缀“门”的语义扩展也使其使用结构出现新的特征,词缀化趋向更加明显,也越发表现出说话人的主观意义。

文章指出,在类词缀“门”词缀化趋势强化阶段,X门”具有[+负面消息、+轰动效应、+处境难堪、+意外曝光]等语义特征,其语义可以抽象为“不光彩”,构词上“门”的句法位置固定,句法僵化。这一阶段“门”词缀成为了说话人态度、观点的语用标识。

文章接下来从视角、情感和认识三个层面研究类词缀“门”在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所体现的主观性。从视角上看,类词缀“门”确立了“我们”的视角,文章认为,类词缀“门”暗示了从“我方”对该“X门”进行报道,“我方”通过各种表达手段证明自己关带你,从而确立了“我们”的观察视角。在情感上,类词缀“门”传达了话语者所认为的极其“不光彩”的强烈情感,并且在语篇中话语者把“自我”的情感编码在其中,构成了消极语义韵。从对时间的主观认识上看,类词缀“门”体现出说话人的情感态度和来自情感的强烈呼吁,表达出一种否定判断,在语篇语境中说话人会对类词缀“门”所表现出来的否定性的情感进行进一步评估。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