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北京”邂逅意外
在当代馆里,艺术家创作的陶瓷作品让人击手称赞。日本艺术家(左图、中图)PK中国艺术家(右图),谁能胜出?
本报记者 赵玉国 刘礼福
5月3日,为期三天的“艺术北京”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落幕。这个已走入第11个年头的艺博会此番吸引了160家参展机构,相比去年的140家有明显增长。
这场艺博会正值“五一”小长假,与往年一样,现场人气很旺。各家画廊的展位前人头攒动,收藏家、艺术家、拍卖资深人士乃至娱乐明星共聚一堂,让艺博会成为一次当代艺术的大Party。
据介绍,本届艺博会整体展出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由当代馆、经典馆、设计馆和连接场馆公共区域的ART PARK公共艺术区等四个部分组成。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荷兰、奥地利、墨西哥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60家画廊和艺术机构亮相。许多参展人员表示,这次“艺术北京”让他们感到有点意外,不仅作品销售情况可观,有的画廊甚至连画册也一度“脱销”。
据统计,截至5月2日,所有参展画廊中7成有销售产生,而在这些画廊中有接近三分之一的画廊销售作品在5件至10件,另外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画廊售出作品在10件以上,应该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最受欢迎的价格区间为1万至10万元之间,该区域价格的作品占据了近7成。在这一价格区间内,作品价格在5万元以下的超过了一多半,尤其是1万至2万元的价格非常受欢迎。
由以上数据可以窥见,“艺术北京”越来越“接地气”。然而在销售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依旧有不少画廊主对艺博会的品质表现出了担忧。参加了多届“艺术北京”的著名国际艺术策展人、艺术经纪人程昕东表示:“虽然艺博会的新面孔越来越多,但是国际的、重要的专业藏家却越来越少了。”
那么,在今年提出“立足本土,完整亚洲”的核心概念的“艺术北京”,将如何在诸多艺博会中避免同质化的尴尬,找到自身发展的特色,并引领着这个已经有着11年历史的艺博会走向更加活跃精彩的下一个十年呢?
董梦阳(“艺术北京”总监):专注自身,从现实出发
现在基本上重要的城市都有艺博会,甚至是遍地开花,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避免同质化。很多人可能会考虑从时间上避免冲突,我以前也想过,后来觉得这也是毫无意义的,干脆不去想它。我认为,我们应该专注做好自己的事情,从现实出发,考虑这儿的人究竟需要什么?这就变成了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如果有的人不来“艺术北京”或者还要犹豫,只能说明我们做的不够好,我们只有更加努力,更好地去服务藏家、客户,为展商带去更好的收益。
金岛隆弘(“艺术北京”艺术总监):不能简单拷贝欧美模式“二次”大战之后的70多年来,整个亚洲都在学习西方。包括亚洲现在很多艺博会都希望做成像巴塞尔(Basel)、弗里兹(Frieze)这样的国际大型艺博会。但我觉得更应该从本土出发,了解本土的收藏家、艺术消费者及爱好者的需求。国际性虽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我们亚洲自己的市场、自己的品质、自己的语境,而不是简单拷贝欧美的模式,然后做几年就没有了。现在的亚洲市场经济影响正在逐步扩大,我相信,持续做下去,会有好的本土的画廊、本土的艺术家、本土的藏家来共同打造出一个本土的市场。
蒋伟(今格空间艺术总监):品质才能维持艺博会的长期利益
所有的企业都面临一个短期利益、中期利益、长期利益的问题。在我看来,艺术显然是一个长期利益为主,短期利益为辅的行业,而对于一个艺博会来说,什么能够维持它的长期利益?显然就是品质。过去的十年中,“艺术北京”最大的特色就是兼容并收。如果十年完成了兼容并收的前期策略,那么十年之后要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曹喜蛙(艺术评论人士):市场低潮的当今确实是收藏的季节
也许受经济大环境影响,艺术市场的价格泡沫被挤出不少,画廊也务实了不少。实际上,市场低潮的当今确实是个收藏的季节,相信买了作品的人都不会后悔,而且这个时候既是职业藏家吃进的时候,也是新藏家进入的最佳时机,我身边不少朋友已经开始跃跃欲试。更多的人还是追高不追低,跟风的人还是非常多,智者总是少数。一些有实力的画廊,也以为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正在布局新的计划,看得出其心神气定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