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舆情在线”发布大数据行业动态
中国将开展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
中译语通与阿里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贵阳与滴滴共建大数据中心
众行业大咖云集“互联网大数据论坛”,各观点交流碰撞,干货充斥网络智慧之城
【业界观点】
大数据产业遭垄断:拿走数据的多 贡献数据的少
中国大数据交易的三要素:交易系统、交易规则、交易监管
【大数据+】
车辆乘客信息接入大数据系统,有望成为城市智慧交通“大脑”
【行业动态】
中国将开展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
《经济参考报》10月19日报道,日前获悉,我国今年起将在北京等21个省(区、市)开展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根据农业部印发的《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方案》,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到2019年底,达成数据共享取得突破,单品种大数据建设取得突破,市场化投资、建设和运营机制取得突破,大数据应用取得突破等四项目标。这其中包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建设大数据,取得实质性进展,形成一批项目成果,探索出有效路径和模式;以及大数据在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加快应用,大数据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关联分析和挖掘利用取得积极进展,形成一批创新应用成果。
方案指出,探索政府和社会主体合作建设农业大数据的有效途径,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原则,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其他社会资金积极投资农业大数据建设。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制度设计,研究制定服务外包、项目代建的具体措施,以及与之配套的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探索大数据建设运营新模式。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王小兵此前表示,未来,可以利用好电商平台大数据,调节农产品生产和消费,构建农业大数据体系。
中译语通与阿里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东方今报》10月18日报道,2016年10月14日,中译语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译语通”)与阿里云在云栖大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译语通CEO于洋与阿里云副总裁喻思成出席并进行现场签约,双方将在机器翻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开启战略合作。
通过此次战略合作,中译语通与阿里云将携手为全球用户构建语言能力层和大数据分析能力层,从而为全球用户拓展大数据应用创新提供全面服务。同时,也将加速中译语通在云计算和大数据领域的全球化布局。
另外,在13日举行的AliLaunch闭门会议上,于洋就中译语通的语言服务能力与大数据分析能力建设情况等向阿里云全球合作伙伴做了深入分享。未来,双方将为更多全球用户提供更高效、更优质的服务。
贵阳与滴滴共建大数据中心
界面10月18日报道,10月18日,滴滴出行与贵阳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携手共同打造“中国网约车大数据交互共享中心”,将依托滴滴公司丰富的用户、车辆资源等大数据能力,促进贵阳的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事业发展。
根据战略合作协议,滴滴与贵阳运管局将共同在双龙新区成立“中国网约车大数据交互共享中心”一起推动当地道路运输管理相关数据公开,重点在公交、物流、网络预约出租车等领域展开合作。未来,该中心将着力打造新型业态交通运输大数据体系,推进交通行业数据资源在线聚集、开放和应用,逐步实现各个网约车平台的数据聚合、通用。
【会议播报】
众行业大咖云集“互联网大数据论坛” 各观点交流碰撞 干货充斥网络智慧之城
科技部网站10月20日报道,创业大赛不仅是一个汇集双创英雄展示自我的竞技舞台,它更是一个拥有论坛、市场与技术对接、沙龙、融资、公益培训、宣传等双创活动于一身的“众扶平台”。为了提高我国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和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10月14日,在互联网行业总决开幕式结束之后举行了规模空前的“互联网大数据论坛”。论坛依托当地行业优势和浙江省本身的互联网基因,力邀阿里巴巴集团原副总裁、观数科技联合创始人、著名大数据专家涂子沛、浙江核新同花顺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吴强、新华三集团副总裁、中华区总裁王景颇、友友天宇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宏宇等行业大咖坐镇现场,为在场的创业者奉献了一场干货横飞、思想碰撞的行业盛宴。
迈入大数据时代
首先,阿里巴巴集团原副总裁、观数科技联合创始人、著名大数据专家涂子沛在现场以《迈入大数据新时代》为主题做了演讲,涂总在大数据上有深入的研究,他曾经指出“大数据”之“大”,更多的意义在于人类可以“分析和使用”的数据在大量增加,通过这些数据的交换、整合和分析,人类可以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带来“大知识”、“大科技”、“大利润”和“大发展”。在此次论坛上他更是带来了最具前瞻性的新颖观点,他分享到:机器换人还不能等于未来制造。没有数据,再多的机器人还是传统制造。今天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个性化的生产时代,我们未来的制造是智能化,不仅仅是机器换人,还要加上个性化,才能等于未来制造。我们正在迈入一个大数据时代,最强烈的创新浪潮是智能化运营、个性化生产和服务,这是大数据时代创新最集中的两点,还有就是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我们今天人类所做的一切努力,事实上都是在预测未来,为了更好更准地预测未来,今天的大数据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数据不会被它所激发的思想和创新消耗,相反它可以为创新提供无穷的燃料。一小片合适的信息,可以促使创新迈进一大步。一组数据,可能会得到数据收集人难以想象的应用,也可能会在另一个看起来毫不相关的领域得到应用,因为这些创新型的应用,数据的能量将层层放大。最后,涂总总结到:创新,是把金钱转化为知识,产生发现和发明;创业:是把知识转化为金钱,创办企业和利润。
万亿规模大数据的应用
浙江核新同花顺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第一家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的上市,在平台上运行着数据和流水线达万亿级,服务平台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支持,其执行总裁吴强先生在现场对大家进行了精彩的分享。同花顺在大数据应用上的终极指向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里面是最容易实现变现的。在投资领域有很多流派,第一个就是利用人脑处理大量信息的价值投资神话沃伦巴菲特,第二个是利用计算机帮助人脑处理大量信息的量化投资神话,第三个是基于人工智能的量化投资,用试验投资机器人的实盘表现。人工智能量化优势很多,从机器人工智能角度来讲,它所能处理的市场参数,能超越任何一个人类。一个上市公司的股票,可能会影响到它的参数,包括它自身、市场、舆论、投资人等参数,任何一个人无法把它全部罗列出来的,即使你有很多参数,你也很难每天把所有的数据全部计算一遍。当然人工智能量化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现在还在发展中,不是很成熟。人工智能、大数据肯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同花顺在这个大趋势之下,在投资者领域里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将来会把这个作为公司未来发展非常重要的方向,继续在里面为我们的广大投资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创新驱动的大数据时代
新华三集团副总裁、中华区总裁王景颇分享到,现在已经迈进了大数据时代,你会发现我们在创新的时候,其实不是自己一人,实际上是一个创新的共同体。而这个创新共同体的连接就是大数据,就是让整个市场成为你的创新世界,创新就是要打通各个环节。这里有一个核心能力,就是要把这些数据转化成有价值的资源,最终转化成竞争的优势。这是大数据时代的创新变化,实际上已经由单一的生产到创新共同体。其实大家知道苹果,如果你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苹果所有硬件设备其实都不是它自己的,你会发现它的硬件用的都不是最好的。如果再仔细看,比如它的存储,实际上更多利用它的软件和应用创新,以及这种极致的客户体验。在这背后,实际上都是有大数据支撑的,这是一个大数据时代的创新变化。在大数据时代,可以在数据中发现很多的价值,然后找出规律,也就是说“上帝不掷骰子”。自然规律也好,还有各种规律也好,通过大数据都是有规可循的。
大数据时代的创业和投资机会
友友天宇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宏宇分享到,创业都是为了解决问题,大数据是一个中间的过程,最根本的是用户。因为用户才有了大数据,有了大数据才有大企业来处理它,所以大数据时代应对的挑战就是如何有效的管理和应用数据,如何快速的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关联和趋势,你会发现大数据隐藏着大量看似无关联的价值,把这些隐藏的关联价值发掘出来之后,就是如何有效的应用数据着力于智慧社会和生活。大数据不是某种东西,而是一种数据时代的生产力。大数据时代的机会分布在“技术能力”,将各种资源整合、融合在一起,并为之所用,继而发现事物之间的关联,揭示潜藏在表面下的本质规律,然后聚众之力,集中力量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最后以数据为依据,立足事实,既观全局又见未来;其二是“生态系统”,在行业应用、平台工具、数据资源、基础设施等方面做到整合;最后就是产业领域和跨界结合。最后,他寄语在坐的创业者,创业是一场长跑,不是短跑,希望大家要有这种心理准备,要坚持,你的公司在创业的时候往往会经历几次生死,在这个过程中,眼光要放长远,锐意进取的同时也要张弛有度。
【业界观点】
大数据产业遭垄断:拿走数据的多 贡献数据的少
《经济参考报》10月20日报道,在技术的推动下,大数据已不仅仅是一种应用工具,而是撬动经济增长的“生产力”,催生了体量巨大的新兴产业。业内专家指出,大数据已成为支撑社会有效运行的战略资源。目前我国亟须在数据融合、立法、安全方面完善顶层设计,为大数据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大数据虽然对经济发展而言意义重大,然而产业刚刚起步,仍有诸多挑战。
首先,企业“垄断”数据现象突出。BAT三大巨头凭借其固有的互联网优势,掌握了大量的数据。根据易观国际数据显示,阿里和腾讯的第三方支付服务占据了中国市场的九成。但BAT体系并不开放,如高德地图被阿里巴巴收购之后,不再向外界公开开放地图数据。国家工商总局也曾表示,个别互联网巨头不愿配合监管分享数据。
其次,数据非法交易猖獗。山东出现两起针对高校新生的电信诈骗案,便涉及数据非法交易利用。除了传统的非法数据兜售外,借助技术手段盗取信息的现象日益增多。记者发现,不少网站都出售“移动终端信息采集仪”,利用无线技术快速提取手机电话簿、通信记录、短消息等数据。
第三,数据“孤岛”林立、融合困难。政府与企业都面临这一难题。“拿走数据的多,贡献数据的少。”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执行总裁王叁寿表示,不少企业以保护商业机密或节省数据整理成本等为理由,不愿意交易自身数据。部分政府部门也缺乏数据公开的动力,有的是因“懒政”而让数据沉睡,有的则是利用数据已经开展商业化应用,因此不愿共享。北京市经信委自2013年起推动建设北京市政务数据资源网,至今仍有多家政府部门不配合提供数据。
第四,相关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对于个人数据隐私保护、数据权属、政府数据公开等问题,尚无明确规定,基本处于监管缺失的状态。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研究员朱巍介绍,目前对个人数据的保护,大多依照2012年通过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远不能应对实际需求。王叁寿表示,数据交易平台在运行中也有数据权属不明的困惑,期待法律明确交易规则和红线,让企业有法可依。
第五,大数据产业对外技术依赖现象严重,安全堪忧。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大数据产业链非常完整,软硬件能力均领先全球。而中国在芯片、硬件、云计算等方面则较为薄弱,芯片尤其依赖进口,或成为未来产业掣肘。
业内人士建议,我国应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立法,规范数据交易行为,鼓励数据互联互通,将数据公开共享纳入政府部门考核,同时加大力度攻坚克难,在芯片、云计算等大数据的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建成健康、安全的大数据产业环境。
中国大数据交易的三要素:交易系统,交易规则,交易监管
搜狐公众平台10月17日刊文,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执行总裁王叁寿认为,数据交易是整个大数据产业皇冠上的明珠;数据没有交易就没有价值。作为新兴业态,中国大数据交易市场亟待完善,王叁寿提出,交易系统、交易规则和交易监管是大数据交易市场的三大要素。
交易系统:数据交易的安全基石
要将大数据转换为真正意义的资产,让其在全球范围流通,并产生价值,需要通过交易行为来实现。但是,中国的数据交易市场亟待规范,一些公司化行为、“地下交易”依然存在。要让数据在阳光下,以公平、公正的原则来交易,需要安全可靠的交易系统来支撑。
如果说航空发动机是航空业的“心脏”,那么交易系统就是数据交易产业的“心脏”。中国自主研发的数据交易系统更能够保证数据交易的安全性。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自主研发了大数据交易系统,据了解,交易系统的建设基于Hadoop生态系统的分布式存储与计算平台,提供离线数据融合计算和实时会员交易服务,提供实时的订单管理和风险控制,并实时进行登记结算和交收服务。
随着数据交易市场的蓬勃发展,对于二次进入交易市场的数据源如何追溯?王叁寿称,交易所正在利用区块链等新技术进行数据源及交易过程的可追溯体系建设,研究探索支持数据交易的新模式。
交易规则:数据交易的路径指向灯
如果说确保交易系统稳定安全,是发展数据交易的“硬件”,那么制定好交易规则,就是不可或缺的“软件”建设。数据交易规则如同路径指示灯,为数据交易市场行为指明方向,使之有章可循。
明确数据交易规则,是开展数据交易必做的前期准备。而中国大数据交易产业尚属于起步阶段,数据交易平台设计、运营体系、数据定价和交易模式、交易准入机制等一系列必要环节,在国际范围内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都需要在中国本土语境下自主创新。
交易监管:数据交易风险的达摩之剑
利用数据交易,可以实现对农资、工商、环境治理、质检、金融风险等众多领域的监管监察,而数据交易本身,亦需要一套严格的监管机制,方能保障大数据上述功能价值的实现。
监管如同达摩之剑,警钟长鸣,避免交易风险带来的商业危机。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开创了对已成交的案例跟踪管理的机制。王叁寿表示,监管的目的是防范风险,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根据各阶段交易系统运营、数据交易业务流程和风险特征,将风险管控工作融入到交易平台管理和业务流程中,构建风险控制的防线。
王叁寿强调,对大数据交易做好监管,是保障大数据交易市场环境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不容有失。
【大数据+】
车辆乘客信息接入大数据系统 有望成为城市智慧交通“大脑”
《扬子晚报》10月16日报道,在本来就拥堵的道路上开车,遇到前车违法占道掉头,是不是忍不住要“路怒”?现在你可以用行车记录仪随时记下来,直接跟交管部门举报,还能拿到奖励——15日高德举办的一场汽车行业论坛上,专家指出,未来城市交通将因为大数据变得更智慧。
前车违法,用行车记录仪拍下来举报
高德出行专家指出,这种智能大数据的结合,可以让城市80%并不十分拥堵的毛细血管路段被利用起来,引导司机在拥堵路段或事故高发路段提前预警,分流到这些次干道上。同时,还能实现交通事故和违法行为的即时通报,比如司机看到前车有事故或违法行为,或者信号灯坏了,就可以通过行车记录仪拍下来,然后语音报给APP后台,后台与交管部门打通数据交换,举报违法行为或报路况,能拿到双方联手给的奖金。
高德集团总裁俞永福还介绍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交通大数据生态系统发展到极致,将形成未来交通的终极形态——城市交通大脑。届时所有道路、车辆、乘客信息都将接入交通大数据系统,采集、调度、管理等都由交通大脑指挥完成。如果未来城市交通大脑能够成为现实,则城市的出行效率和道路安全程度都将大大提高。现在国内部分城市已经在尝试和交管部门在这方面合作。
共享自行车可随处借随处还
据了解,目前江苏等地已经开始尝试更深一层的互联网智慧公共交通,比如未来江苏等地城市里将会出现助力自行车,时速里程设在20公里以下,平时就是公共自行车,当你需要加力的时候,它马上给你加力,但速度达到20公里时,加力就停了,或者在爬坡时,它就给你加力,让你骑行中感觉舒适。这种公共自行车还可能会基于物联网技术成为共享单车,比公共自行车更加方便,可以随处借随处还。 另外,大数据时代的公交车也可以变成专车:比如现在杭州、苏州等全国多个城市都在尝试,可以上车用手机APP扫码付费,将来公交部门就能根据这个扫码数据,发现早高峰时有128人从城西到市民中心,按照以前的操作,还要按站停靠,一站一站十几站下来大半个小时才到市民中心。掌握这些数据之后,就在这个时间点上放一辆车过去,这100多人就能坐上直达不停站的公交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