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舆情评估

大连PX事件

\

民众游行示威

一、事件简介

大连PX事件指2011年8月14日发生在中国辽宁省大连市的民众抗议对二甲苯(化工业简写PX)化学污染工程项目的公民抗议运动。PX(对二甲苯)为低致癌物,但其液体和蒸汽容易燃烧,有毒为一种危险化学品,对胎儿致畸率很高,此化合物暴露在氧气中或遇水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2011年8月8日上午,受台风“梅花”影响,海水冲击让大连金州开发区福佳大化PX工厂堤坝垮塌,并对PX储蓄罐造成威胁,而福加px厂处于大连市区的东北部的20公里处,冬春季长刮北风,为大连上风口,若海水倒灌,情况很严重。

8月14日,大连市民自发组织到位于人民广场的市政府进行示威集会,随后展开游行,现场网友制做许多反PX的文化衫并多次唱起国歌。据新华社报道当天共有12000多名大连市民上街游行并在市政府大楼前请愿示威,要求政府下令让这家化工厂搬出大连。这一游行活动使得事件达到高潮。

最终,大连市于当天下午最终做出决定,福佳大化PX项目立即停产并正式决定该项目将尽快被搬迁,但拒绝透露搬迁的地点和时间引起群众不满。这一事件也就此平息。

\

px项目工厂 

二、舆论传播过程

(1)舆论焦点

该事件的起因是受台风“梅花”影响而发生的,一起台风卷起千层浪,围绕着该事件所产生的舆论焦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PX储存罐是否泄漏?

2、大连PX项目厂址不合理,危害到市民健康。

3、为何不让记者采访,且殴打记者,PX项目隐瞒了什么?引起民众关注,从而引爆了该事件。

4、大连市民示威集会游行,舆论升级,迫使政府妥协。

(2)舆情发展

第一阶段:台风来袭,PX储存罐是否泄漏?

面对台风所造成的破坏,当地的抢险指挥部提出了包括一旦发生泄漏立即组织社区和企业人群疏散的预案,当地的公安、武警和解放军已做好了疏散的准备,这一消息在当地引发了恐慌,有媒体和市民质疑是否有有毒物质泄漏,同时有些媒体表示对于PX的恐惧非常不理性。事发后溃堤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尚未发现有毒气体泄漏,但这一事件引发当地居民的严重不满。

所以,也应该看到这一过程中,官方信息公开方面有所欠缺,从而导致信息缺失,与媒体和公众沟通不畅。

第二阶段:围堵曝光,殴打记者,导致猜疑,最终引发舆论爆点。

8月8日下午,央视接着前去采访时被殴打使而使整个项目曝光于社会舆论之下,福佳大化的董事长还宣称“放进一个记者,要你们的命”,众多媒体包括新华网在内报道了央视记者遭打这一新闻,致使大连市民重新重视这一项目并最终形成此次公民运动的一个导火索。

8月9日晚,《新闻1+1》预告评论员白岩松将对大连福佳PX工厂在建防波堤垮塌的相关报道进行评论,不过在预告之后,遭到临时停播。

第一财经日报的《福佳大化PX项目先投产后验收》一文中提到,《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获得的一份《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意见书》显示,直到2011年1月7日,辽宁省安监局才对该项目进行竣工验收。但事实是,该项目早在2009年6月就正式投产运营。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公布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建设项目未经安全许可的,不得建设或者投入生产(使用)。

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大连PX溃坝事件再次引发化工企业布局安全问题》称,对于石化行业国家有完备的管理制度。“具体到每一个石化项目均有应急预案,但在极端突发因素之下,这些停留在纸面上的预案难以发挥实效。从管理角度来讲,大连PX项目出现溃坝,与企业管理不善直接相关。”

第三阶段:示威游行,舆论升级,最终,政府妥协。

1、公众方面

8月14日前国内各大论坛及QQ纷纷出现号召市民于8月14日前往人民广场进行散步的消息,但均被各大论坛删除,很多人在Twitter与新浪微博相互告知。人们在事先有准备规划,很多人备有面具、横幅、T衫、标语牌。

微博上宣传多为“这种巨毒化工品一生产,大连意味着放了一颗原子弹,大连人民以后的生活将在白血病、畸形儿中度过。我们要生活、我们要健康。”、“1000枚瞄准台湾的导弹,也远远抵不上对二甲苯储存罐爆炸的威力”、“按国际惯例,PX建厂应该离城市100公里以外,而大连的PX离大连仅20多公里。”等

2、媒体方面

《三联生活周刊》以“搬不走的化工厂”为题报道示威游行事件,且刊登集会照片一张,而且更是采访被警方控制的群众——“老吉”(化名),其在该周刊自称他是印制当天反PX的衬衫及宣传品的人。

《中外对话》杂志文章《解读大连PX事件:无规则互动中的三方博弈》称“这次环境问题所引发的公民运动虽然以政府尊重民意搬迁项目而结束,但整个事件却也凸显了在法治缺失的背景下,中国的环境治理逐渐走上了“无规则互动”的道路,这使得中国环境治理面临着新的问题。”“如果在“无规则互动”的过程中,地方利益集团、地方政府、公民运动三方在博弈的过程中能够达成改良社会制度的共识,则会因此而建立起环境治理的全面制度基础,形成政府、利益集团和民众之间的良性互动,这反倒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治理问题。”

光明网评论《从大连“PX项目”事件看公众参与环评的必要性》称“在重大化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企业、政府、公众构成了参与的主体,也是博弈体系的主要力量。企业代表资本与技术,是项目的投资方;政府拥有行政力量,是监管者;而公众则是环境问题的承担者,也是利益最相关群体。”

在政府妥协之后,中国经营网发布文章《大连PX项目被曝仍正常运行 将搬至长兴岛?》,关注PX项目搬到何处。

3、政府方面

8月9日晚,大连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福佳大化堤坝局部坍塌后续工作。

8月1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相关处理工作,PX项目搬迁。

三、事件分析小结

大连福佳大化PX项目的危害、殴打记者、公众要求其搬迁而发起游行,到最后政府妥协等成为舆论焦点,整个过程中,官方都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而这一被动的状态导致了整个事件愈演愈烈,最后,在市民的游行声中妥协。

整个事件的起因在于,公众处于信息缺失方,官方掩盖信息。两者发生对抗,从而导致双方沟通不畅,公众和媒体联合拷问PX项目官方以及政府,寻求真相,并要求得到合理的处理和答复。所以,信息不畅,是政府和企业的常常陷入危机是基本因素。

同时,官方的回应也让公众和媒体失望。面对公众的质疑,其置之不理。面对媒体的采访,其暴力阻挡。面对一切,政府却不作为,这就进一步引发了舆论对PX项目的极大不满,从而,使得政府和企业陷入被动的困境。

所以,在应对这一事件中,官方需要及时公布信息,及时通过媒体与公众沟通,听取民意。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