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舆情评估

新闻舆论工作的“势”与“能”

  (原标题:新闻舆论工作的“势”与“能”)

  本期看点

  网络舆论引导“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继2月19日中央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两个月后的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作了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强调,要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舆论是有力的武器。4月28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新初在成都市级新闻媒体调研新闻舆论工作时指出,市级新闻媒体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成都奋力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营造外和内顺、心聚力齐的良好环境。

  本期《理论周刊》邀请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为我们阐释新闻舆论工作中“势”与“能”的辩证关系,以及我们该如何用扎实的努力实现高效的国际传播。我们希望,通过对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和新闻传播理论知识的学习,我市广大新闻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努力结合自身工作特点,进一步强化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掌握好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发展趋势及信息传播规律,把握好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维护树立好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

  操慧

  伴随当今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趋势的增强和我国社会转型发展的推进,新闻舆论工作越显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多次研究有关问题,作出了重要部署。正如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所指出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是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定位和诠释,也是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积极回应与深刻洞悉,它体现了我们党高瞻远瞩的全局视野和心系百姓利益的民生关切,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注入了丰富的时代内涵,并为新闻舆论工作的可为与有为指明了方向。

  新闻舆论工作的“势”与“能”有何辩证关系?

  顾名思义,新闻舆论工作是有关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的实践,之所以能成为一项工作,是因为它具有工作的特性和社会实践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具体来说,工作是一种劳动生产,包括过程及其结果,而将新闻舆论作为一项工作,就是指按照特定规律来传播新闻和引导舆论,是使新闻和舆论遵循自身的规律,同时也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类社会实践的目标,从而达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方法论上的内涵演绎。因此,新闻舆论工作与其他社会实践一样,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积淀和形成“势”,也同时因为人类的不断作为而被汇聚为各种才智的“能”,这个“势”与“能”是客观与主观的互动与互构,它体现出新闻舆论的特定效能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价值及现实意义。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新闻舆论的状态和功用构建形成了新闻舆论工作的“势”,而对此“势”的认知、把握、引导和应用则构成新闻舆论工作的内容、方式,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成效聚合为新闻舆论工作的“能”。这是从“势”与“能”的辩证关联,以此动态逻辑和发展思维把握新闻舆论工作的性质、特点和难点,不仅有助于我们顺应当下新闻舆论工作的新形势,而且也有益于我们提升新闻舆论工作的时度效。

  新闻舆论工作的

  形势之变体现在哪些方面?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以互联网技术为表征的传播革命正在重构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信息生态。在此背景下,全球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与深度正深刻嵌入人类实践的各个领域与社会生活的每个层面,形成了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生活网络化的新格局。

  社会学家指出,网络化与信息化正成为社会发展变迁的结构性变量,它打破了原有的社会运行秩序,加剧了利益格局的分化,其间,新闻舆论的传播和效能不仅渗入也深刻写照出媒介化参与的发展语境,同时也凸现出一种发展焦虑和发展困境。换言之,就是新闻舆论源于社会实践又影响社会实践;它既能产生正能量,也能释放负能量;它能反映社会心态也能预警社会问题。因之,它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已然成为一种参与博弈并亟待善用的重要的社会力量与公共资源。

  目前的新闻实践与舆论生态表明,新闻舆论工作的形势之新主要体现为形势之变。变化的是什么?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环境、客体与主体。环境之变主要是指信息传播技术迭代更新带来的新闻信息化以及由此生发的复杂的舆论生态,尤其是互联网传播的时间优势、传受一体化的社会扩散影响力,它们在很多时候导致政府与主流媒体引导舆论的滞后与被动,新闻舆论工作的环境逐步转入线上与线下、现实与虚拟的叠合交错。

  客体之变主要是指新闻舆论工作的对象扩展为新闻、信息以及由此互动生成的舆情,它们的边界在消融,在特定的时空及利益诉求的倒逼下,往往胶合成复杂的利益表达,这样的利益表达又在众声喧哗的表象下伴随关系格局的调整,导致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在缺乏经验参照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再如以往那样作简单化、机械化、平面化的处理,从而反衬出互联网思维的缺失之困。

  主体之变主要是指新闻舆论工作者不再是单个或单一性的新闻业务人员,而拓展演变为一个跨界的相关职业共同体,主要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从业人员、宣传领域的管理者以及企事业机构的新闻宣传工作者,从广义上说,还包括社交媒体的使用者,甚至是各领域的意见领袖。由此可见,环境、客体及主体边界的扩大和彼此之间关系的增强正印证了形势之变、形势之新。

  这些变化,在互联网时代还呈现出了更加深度融合的影响特征,突出与加剧了新闻舆论本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性。因此,新闻舆论工作在环境、客体及主体之变中重构的“势”,不仅代表其客观的形态、复杂的现状,而且它也是一种蕴含动能的机制,可以督促我们深入反思传统思维方式与业务方法的不足及缺陷,从而激发我们审时度势的文化自觉。对此,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的48字精准阐释了“势中蕴能”的辩证逻辑,即: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它体现了我们作为新闻舆论工作的主体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的原则、方法和方向。

  新闻舆论工作如何

  做到势能互促、化势为能?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势能”本为一体复合物,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物体它只要存在“势”,就一定具有“能”,它的存在就是以势能守恒为保障、为标志。更进一步说,这就解释了“势”与“能”从来都是动态的,是可以互促互换的两种力量、两种动力。以此观照新闻舆论的社会运行与实践效用,我们不难理解,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就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的产物,是“势”促推“能”的创造物,即它是实践主体才能才智的创造性结晶。

  由此辩证逻辑推知,当我们对新闻舆论之势能够全面看清、准确甄别、前瞻研判时,我们就可以构建新闻传播与舆论引导良性互动的媒介生态,搭建利益疏导的有效平台,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长效机制。如此,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正义、和谐发展当有保障。当然,这样的作为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新闻舆论工作中那些失败的案例和深刻的教训表明:脱离这一原则和底线,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就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远离了国情、世情、舆情交织下的“势”的实际,其结果是无法与时俱进,无力化势为能,甚至陷入发展危机。

  新世纪以来,全球发展格局和舆论生态依然动荡复杂,新闻舆论工作任重道远。从2013年8月19日到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期间对新闻舆论工作发表了系列讲话,将新闻舆论工作作为一项传播战略来加以深刻阐释,他提出了改进和提升该项工作实效的方向与方法,其中,他对媒体的寄语更彰显出新闻舆论工作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深远意义。

  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新闻舆论工作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尤其在推进媒介融合转型、构建新型主流媒体与现代传播体系的创新实践中成效显著,它增强了我们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势能互促、化势为能的信心。这种信心需要媒体、政府与社会互动共建。概言之,就是在政府主导和制度规导下,深入践行“走、转、改”,以媒体与高校的有效联动搭建新闻专业教育与媒介素养的公众培育相结合的新平台,将“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的能动型学习和观摩调研延伸至广阔的社会田野,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等协作化学习形式,推进跨界优势资源的借鉴与共享,开掘新闻创意,创新舆论引导。这是新闻舆论工作中启蒙民智、汇聚民智、善用民智的可为势能,时不我待,我们当高度重视、自觉遵循与协力开发。

  (作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系主任)

  为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

  营造外和内顺心聚力齐的良好环境

  4月28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新初同志前往成都日报社、成都商报社、成都晚报社、成都市广播电视台等市级新闻媒体,调研新闻舆论工作,并与媒体负责人、一线采编人员等座谈。黄新初同志指出,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上来,不断开创我市新闻舆论工作新局面,为成都奋力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营造外和内顺、心聚力齐的良好环境。

  一 要

  始终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把住党媒姓党的“定盘星”

  二 要

  紧密融入改革发展稳定实践,自觉当好服务大局的“擂鼓手”

  三 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更好架起党和群众的“连心桥”

  四 要

  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办法,积极抢占融合发展的“制高点”

  五 要

  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着力锻造全面过硬的“主力军”

  舆论关注度(单位:篇/条)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监测数据显示,从4月19日至4月29日,共有与“网上群众路线”话题相关的网络新闻15339篇,报刊报道984篇,博客、论坛、论坛贴文3960篇,微信订阅号文章3863篇,微博评议1751条

  网民观点倾向性分析(抽样830条)

  群众路线网络化顺应时代、与时俱进

  顺民心、解民忧的应有之义

  期待群众路线网络化带来更多实惠

  党员干部要主动走进网络

  党员干部应及时回应网民关切(注:网民言论若涉及多个关注点,抽样只取其主要关注话题)

  图据《中国纪检监察报》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