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常州中学污染事件看舆情处置得失
此外,新华网、人民网、环球时报、参考消息等主流媒体均对事件做了报道。在新浪微博,@罗昌平、@何兵、@袁宝国、@五岳散人等不少网络大V,还有@佟大为等演艺圈明星也表达了对事件的关注,痛斥事件存在的监管漏洞。截至18日下午15时,事件相关新闻报道约2,481条,微信约为1,000条,#常州学生身体异常#成为新浪微博热搜词,热搜指数近17万条。从建校立项、环评、监管,到官方表态、网民诉求、事件影响等,媒体及网民从各个角度对事件予以全方位解剖、分析,试图还公众以真相、给受害者以交待。梳理事件舆情脉络发现,舆论对事件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是否存在未批先建,监管失职?
在该事件中,监管失职是舆论关注的焦点。一则,根据网民爆料,该事件早在此前已有澎湃新闻、财新网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学生家长也数次质疑校区污染,相关问题为一直没有得到正面解决?对此,公众不解,舆论不满。二则,作为建校依据的这份环评报告批复时间是2012年3月31日,然而学校奠基施工的时间却是2011年8月21日。有网民认为,这非但不是巧合,而是有意为之,事件背后是相关部门对化工企业排污行为的监管失职。
环评报告是否存在瑕疵?
针对公众对建校环评的质疑,当地教育部门表示,学校建设已做过相应环评,“符合规范”。然而,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阳生指出,这份环评报告中只考虑了氨氮、重金属、pH值等常规的污染物指标,却没有考虑到农药的成分。不但如此,在相关环评报告也提到项目北侧场地“土壤和地下水已受到污染,存在人体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而校方却“选择性失忆”,对此重要信息视而不见。
“空气质量监测完全达标”的说法不可接受
事件中,公众感到诧异的是,当常州外国语学校493名学生身体出现异样后,当地教育部门的领导却解释说“这个地块的土壤,包括检测都是达标的,就是因为选址的评估报告中,它也是符合规范的,是符合学校用地的。”此种说法让人不解,事故已出,还在说检测达标,显然是在“打脸”。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