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可从“小节”出彩
看过电视剧《神医喜来乐》,很多人都为喜来乐治理瘟疫有方叫好。但治理沧州瘟疫的方案是喜来乐自己创造发明的吗?不是,是太医院王天和开的药方。同样的药方,为什么效果不一样呢?
太医王天和采用的是堵的方法,不让老百姓外出,严把关口,只准进,不准出,挨家挨户送药。这种方法从理论层面上看是可行的,但不切合当时的实际。当时灾民多,十有八九靠乞讨为生,治好了这个,又被那个传染上了,所以王天和治理瘟疫失败了。神医喜来乐用麻袋装药投入井中,灾民喝了有药的井水,有病的治病,没病的防病。重病的采取集中治疗的方法,这样不出半月,瘟疫就得到了有效控制。
同样的药方,同样的药材,同样的灾民,治理方法不同,效果大不一样。各学校的课改也如此。就课堂教学改革来说,学校聘请了专家从顶层进行了精心设计,方案有了,关键在如何执行与落实。
在我看来,基层课改不可能全盘否定,另起炉灶,创造新模式,而是要从细节着眼,在现有条件上,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进。具体而言,就是不妨从小处入手进行一些变革!
改变一下导语
一位教师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课时这样导入:“朋友是琴,演奏一生的美妙;朋友是茶,品味一生的清香;朋友是山,信赖一生的伟岸;朋友是水,荡漾一生的清澈。”以此来导入课文学习。这段话虽然显得颇有诗意,但要理解朋友与琴、茶、山、水的关系,需要丰富的阅历与深厚的文化积淀。这对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实在太难理解了。其实教师不妨改变一下,把导语改为“朋友是下雨天为你撑起的伞,朋友是雪中送炭,朋友是病床前的亲切问候……” 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可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学习兴趣会在无形中被调动起来。
改变一下提问的内容
有位教师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一课时,当学生初读过一遍课文后,教师提问:“读了课文,你心里有什么疑问?”学生再读课文后,教师又提问:“你读懂了什么?”课堂小结时教师又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以上教师的提问,表面上看,具有开放性,符合新课标精神。可是仔细一想,便会发现,这些问题问题提得太笼统、太宽泛了,让学生摸不着边际,只好泛泛而答。教师应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改变一下提问的方式,设计一些如“青蛙和小鸟看到的天,有什么不同?”“青蛙听了小鸟的劝告,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呢?”等指向性非常明确的问题,学生才会在这些提问的引领下,认真思考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改变一下引导方式
有位教师在教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景阳冈”一文时,问学生:“武松打死了老虎,人们会怎么说?”一个男生说:“我是店家,听说武松打死了老虎,我会说,武松要不是喝了本店的十八碗老酒,他能把老虎打死吗?武松打虎所得的奖金一半应该分给我。”全体学生大笑,该生得意地坐下。另一个男生说:“我是皇帝,听说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了老虎,请他来京城当官吧!奖他一幢别墅,四个美女!”学生又是一阵大笑,甚至有人鼓掌。老师说:“你这个皇帝也真是的!老百姓会怎么说?”一个女生说:“老百姓说,武松为我们除了大害,我们要谢谢他……”
这种盲目强调多元解读、无视教学目标与文本价值取向的教学实践,将经典文本引入了无厘头的网民调侃模式,无疑违背了教学规律,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文学素质有害无益。当第一个学生回答后,教师就可以改变一下引导方式,反问学生,店家是这样的人吗?请再读读课文1至4自然段,想一想,议一议,店家会这么说吗?当学生再次品读课文,真正走进店家的内心世界时,他们会发现课文中的店家真挚诚实,关心他人安危,又对害人的大虫深恶痛绝。因此,他绝不可能说出学生那样的话。
改变一下小结方式
课堂小结,也得讲究方法。很多教师花一两分钟时间把本堂讲授的内容梳理一遍,这只是他自己的讲课小结。教师的小结无助于学生的记忆,课堂小结最好让学生自己做。教师可以改变一下习惯作法,引导学生做小结。如果学生还不知道总结哪些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堂结束时,用幻灯片的方式,一边呈现一边提问,让学生来回答,用不着自己一一梳理。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可以同桌相互先简单讨论一下,再回答问题。这种方式既能帮助学生复习记忆,也有助他们归纳问题能力的提高。(唐万娟系重庆市梁平县星桥完小教师;向守万系重庆市开县南京小学教师)
《中国教育报》2016年5月4日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