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腹地的“国际范儿”
【调结构 转方式·国家高新区调研行⑨】
东北腹地的“国际范儿”
——长春高新区构建“人才特区”点亮未来之路
光明日报记者鲍盛华
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的郭聃洋博士不久前接到通知,32岁的他入选了吉林长春高新区第五批“长白慧谷”英才计划,这意味着他研发的新型益生菌共生体制剂项目将获得数额可观的资金支持,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实现产值上千万元。
曾任美国硅谷资深工程师的姚洪涛,曾任丹麦DAKO公司技术总监的博格·孙杨,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吉林省高级专家秦伟平……众多高端人才尽管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从事着不同领域的工作,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称谓:“长白慧谷”英才。要么拥有国际化的背景,要么研发、生产国际领先的高科技产品,这正是长春高新区构建“人才特区”、提升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初衷。
近年来,高新区积极探索“人才特区”建设模式,吸引了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推动了动漫、医药、光电、汽车电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力促进了该区域产业转型发展。
长春高新区科技局局长于柏生告诉记者,为鼓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他们在东北率先启动了“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制定出台了《长春高新区“长白慧谷”英才计划实施办法》,对引进的海外高端领军人才给予60万元至200万元的项目启动经费,对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世界一流创新团队,最高可给予5000万元的启动经费,并提供300万元到500万元的创业风险投资和一定数额的贷款贴息。在特殊政策的扶持下,目前全区共引进“长白慧谷”英才计划高端人才89人,集聚高端创新人才3万人。
独特的区位特点让长春高新区认识到,不仅要聚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英才个人,还要把科研院所聚集起来,向世界科技前沿发起冲锋。高新区着眼于打造“带动长东北、辐射长吉图、面向东北亚”的区域创新平台,联合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学等“一院四所四校”组成创新战略联盟——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经过不懈努力,如今创新中心建设成果初现,光电子、新材料、生态农业等专业技术平台陆续投入使用,政务、金融、信息等公共服务平台已建成并发挥作用。
“国际范儿”还体现在科技园区建设上。为顺应中俄科技合作不断发展的迅猛趋势,早在2008年,高新区就打造了占地两万平方米的长春中俄科技园。目前,这里已经成为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国际技术成果转移平台和高科技企业孵化基地。2015年,工业园工业生产总值达50亿元,进出口额达10亿元。
2016年,长春高新区迈上了新的征程。为推进落实长吉图战略、助推吉林融入国家“一带一路”、促进东北亚区域合作,国务院批复设立长春新区。长春新区依托长春高新区组建,新区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立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建成,陆海联运的对外物流通道初步畅通,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成为推动吉林省新一轮振兴发展的重要引擎。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05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