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舆情报告

政务舆情回应的困境与对策

内容摘要:[摘要]公众网络参与的勃兴导致舆情事件频繁发生,政府对于政务舆情的回应失当造成双方关系趋于恶化。一、现状分析: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实践起点国家层面对于政务舆情回应的重点关注,始于近年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网络舆情的生命周期内)逐渐形成了应对政务舆情的相对固定的模式:(在舆情形成期)消极回应—(在舆情成长期)自由发挥—(在舆情成熟期)迂回抵挡—(在舆情衰退期)循规蹈矩。二、原因分析: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现实困境从旁观者的角度看,无论是客观上的回应必要,还是主观上的回应意识,都未能转化为实践中恰到好处的回应:政府要么迫于各方压力而被动应付,导致不能正视网络舆情并与公众进行平等互动。

关键词:政务舆情;政府;网络;政府利益;治理模式;网络环境;制度;政治;回应主体;政治信任;治理;奖惩;利益;困境

作者简介:

  (四)打通虚实壁垒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网络空间治理显然不同于治理一个现实社会,但也绝不仅仅是治理一个虚拟社会,而是治理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相结合产生的“新社会”。所以关于如何回应政务舆情的思考不应该仅仅止步于应对层面,如搭建沟通平台、建立回应机制等——这在本质上有别于对舆情的吸纳,却与对意见和建议的直接回避/排斥几无二致。根据斯塔林的观点,所谓回应不仅意味着政府要对公众提出的诉求做出及时反应,还包括采取积极措施来解决问题。[11]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关键,归根结蒂在于实现由“解释”层面向“解决”层面的过渡,或“解释”层面与“解决”层面的有效对接。打破虚实壁垒,贯通收集民意、舆情回应、处理问题、进度反馈的整个治理链条,允许政务舆情的影响力深度作用于现实社会,进而促进治理结构的优化与治理方式的转变,才有助于重塑政府公信力,达成网上网下形成“同心圆”,[12]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国理政的目标。

  (作者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博士后、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政策研究员)

  参考文献

  [1]张权.网络参与中的政民互动及其对政治信任的影响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15.

  [2]基恩N汉普顿.在线与脱机形式的网络社交[A].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C].周凯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40.

  [3]Geoffry Taubman. A Not-so World Wide Web:Internet,China and the Challenges to Non-democratic Rule[J]. Political Communication,1998(2):255-272.

  [4]荣敬本. 县乡两级的政治体制改革,如何建立民主的合作新体制——新密市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作机制的调查研究报告[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4):6-28.

  [5]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7):36-50.

  [6]李连江.差序政府信任[J].二十一世纪,2012(3):108-114.

  [7]朱光磊,周望.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提高政府公信力[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3):120-128.

  [8]周志忍.西方发达国家是否也存在“层层加码”[J].人民论坛,2016(21):25-27.

  [9]North,Douglass C. Toward a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A]. W. Barnett et al(eds.),Political Economy,Competition and Representation[C].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p.62.

  [10]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p.51.

  [11]格罗弗斯塔林.公共部门管理[M].陈宪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p.132.

  [12]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6-04-25.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