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舆情报告

当前舆论引导中的问题及对策

  二、舆论引导问题的原因分析

  舆论(Public opinion)的概念来自近代法国思想启蒙时期。卢梭首先将拉丁文体系中的“公众”和“意见”两个词汇联系在一起,提出了舆论的概念。同“新闻”的概念一样,人们对于“舆论”的定义也是各抒己见,多达近百种,但一直未能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简单来说分为以下两大类:其一,“舆论是一种意见”(评价、看法、态度),包括群体(Crowd)、集体(Group)、公众(Public)态度和意见。其二,“舆论是一种传播”,包括新闻媒体传播、新媒体传播和传统的人际传播。其实我们看到,就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一样,上述两个要素不可分割。没有意见,传播是无源之水,没有传播,意见也无从表达,毫无意义。同时,二者的结合还形成了舆论的第三个要素,即舆论的功能,如同硬币的存在是为了交换一样,舆论的存在是为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定义:所谓舆论,是人们为了调整社会关系、反映利益诉求而公开传播的、具有相对一致性和一定影响力的态度、情绪和意见。①舆论具有公开性、公共性、可评价性、扩散传播性、层次性和可测度性、流动性和影响力等六大特点。

  对于当前出现的舆论问题,我们如何看待?

  首先,从媒介环境看,传播的极端化、碎片化、传播下沉及舆论市场的活跃导致了传播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效果显现。越是极端的意见和情绪化的传播越容易流行。“新闻业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品质和品位?这与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市场走向不同有关。在市场竞争中,物质产品会越来越价廉物美,精神产品却会越来越低俗。经济市场与意见市场的运作规律不同。在普通的经济市场,质量高的产品必然使消费者趋之若鹜,在意见市场,越低俗、质量越差的产品却更让消费者心动。这就是西方学者所说的“新闻业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法则(Gresham’s law of journalism)”。②可惜的是,在当前环境中,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不断增多,煽情主义和琐碎事件开始主导新闻报道,对社会的公共空间造成了腐蚀性的影响,这是当前一些事件带给我们的警示。

  其次,从社会和政治环境看,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利益多元化导致政治决策的悖论和困难。美国学者斯通在《政策悖论:政治决策的艺术》中讲了一个分蛋糕的例子,她要给学生们平均分配蛋糕而遭到了所有学生的反对:经济系的学生只要叉子,要自己上去抢蛋糕(所谓起点公平),政治系的学生要根据学生的级别分蛋糕(所谓秩序和稳定),社会学系的学生要根据学生的饥饿程度分蛋糕(所谓实质公平,但是谁来决定呢?)。满足各方的决策越来越困难,更需要决策的民主和政策解读,但是我们做得不够。简政放权与决策匆促并存,经济下行与社会管理的压力并存,政府手忙脚乱。

  其三,从舆论引导的机制看,不主动发声、不愿意发声、不敢发声比比皆是,导致网上政府无声、少声而听任民间舆论控制。有学者认为,“对于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而言,‘事件处置’和‘舆论引导’恰如一个硬币的两面,两者相互影响,难以分割。”事实上,“如果事件处置不力,则舆论引导难以奏效;同时,如果舆论引导不力,则会使事态变得更为复杂,且可能激发更强烈的舆论”。这一现象可以称之为“双因叠加效应”。③我们的引导机制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不适应,一是舆情迅猛发展与事件处置迟缓的不适应;二是舆论的开放性与处置者的封闭性不适应;三是舆情的突发性、广泛性与舆情处置机制建设的不适应。上述山东疫苗事件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其四,从具体的政府形象建构角度看,政府形象就是公众的认知,其公式是政府形象=做得怎么样+说得怎么样=公众的认知。政府形象受损,上述的事件中,有些是属于做得不好,有些是属于说得不好,有些是属于做得和说得都不好。我们说做得好才能说得好,做得好包括对事件的处置,说得好包括对政策的解读。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