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没治村”变身“明星村”
每日甘肃网8月2日讯 据平凉日报报道 8月2日大清早,静宁县界石铺镇崔岔村村支书赵文学走进地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着绿油油的玉米产业带一顿拍照,然后发个“朋友圈”。
崔岔村现在越来越有名气了!赵文学说,从原来一个提起村名姑娘都不愿嫁进来的光棍村,穷得没治的烂山村,到现在整村摘掉“穷帽子”,崔岔人经历了天上地下的变化。
原来村上的贫困户杨稳庄一家老小8口人,就靠着十几亩地过活。有时候镇上亲戚传话,需要几个装卸工,他就赶十几公里山路到镇上卸货,挣回来一二百块钱,赶紧把为老人抓药借的钱还一点。
而现在的杨稳庄,拿乡亲们的话说,苦日子终于熬出头了,比别人还会挣钱。除了种着50亩洋芋、玉米和10亩苹果园外,还养了8头牛。“有了这些家底,日子还有啥愁?”老杨说,这几年村里修房的人多,他平时帮着拉砂运料。因为也算个匠人,如果家里顾得过来,两口子干脆揽些活干,挣得更多点。
崔岔村位于界石铺镇南部山区,是省政协的联系帮扶村,也是静宁县确定的精准扶贫项目村之一。2013年,省政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要让崔岔每个贫困户都建立一个稳定增收项目,形成人均2亩果园、2亩旱作农业、1亩菜、1头牛的‘2211’多元产业格局。”
不单是贫困户,省政协的“双联”还富了全村人,辐射带动了整个村子的发展。
崔岔村原来水、电、路、网各项基础设施都落后,村里稍有本事的人都跑到外面去发展。致富能人李有旺的养猪场就建在镇上:“当初建猪场的时候,村上水电路都不方便,实在没办法。”李有旺的养猪场出栏量达到300头,这在当地算得上大规模了。这几年,他看到村上有了四通八达的产业路,就连原来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也被整理得平展展。李有旺又动了新心思,除了把自家闲置多年的土地利用起来栽了5亩苹果树外,还把一些在外打工的人家不种的土地承包过来,一口气种了260亩洋芋。
“现在咱村水电路的问题都解决了,我计划把养殖场搬回村上来。守着老人在家过日子多好。”李有旺说。
看着当年外出致富的李有旺重新回到村上,即栽果园又种洋芋,村里一些外出打工的人也陆续回乡发展。
如今,崔岔村“小群体、大规模”的养殖模式已经成为全县养殖产业的范本。全村牛饲养量已经达到560头,平均下来,户均不下5头。
村支书赵文学告诉记者,崔岔原来只有三四辆三轮车,现在全村不但家家户户有了农用三轮、四轮车,还配齐了各种上地干活的机械。最让邻村人羡慕的是,崔岔村村道上来往的小轿车越来越多。“全村26户有轿车,外面工作的人回老家的次数都勤了。”赵文学说。在县城工作的赵明,以前媳妇总嫌回趟家路难走,老家变化以后,赵明家也修了新房,每逢周末一家子回村来,还自己种菜吃。
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健全完全激活了崔岔村的经济潜能。
以养殖业为例,硬化路疏通了村子与外界的经济联系,水电为规模养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土地整理后,农民大块种植洋芋玉米。玉米不再像以前被卖掉,而是留下来喂牛。“算个账,玉米如果用来喂牛的话,玉米价就是每斤2元,如果卖掉,一斤才能卖不到1元。”贫困户李金银老汉说,过去他养一头牛就是为了耕地,现在有机械耕作,就养4头牛卖钱,去年他家已经顺利脱贫。 2015年,伴随着整村脱贫的实现,崔岔村越来越多的家庭农场和致富大户悄然崛起,村上成立了两个专业合作社,全村人心越来越齐,致富思维活了,奔小康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李金银说,真要感谢党的好政策,也感谢帮扶的好干部,能够真心实意帮助我们脱贫致富。
界石铺镇镇长张乾龙告诉记者,与静宁南部果园乡镇相比,崔岔村还有差距,但是,经过这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崔岔村的经济实力在西北乡镇已经是数一数二了!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