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象台:“求扫码”频现地铁看不见的城市牛皮癣?
新华网 黄博阳
编辑亲历事件回放:
日前,外出公干,于北京市地铁金台路站换乘。一位女士上前攀谈,希望我“支持创业”,扫下二维码关注。近年见识过不少关于创业者艰辛的报道,遂刷之,但并未细看。
次日,突然微信遭到连番爆刷私信。虽一眼便知是群发,但第一句:“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辛苦,还一次又一次变胖吗?来我的店来看看…………”,落款:您的体重管理专家——当时,手机屏都快被我捏碎了。
从社交网络的舆情发展来看,这一现象从今年8、9月份便已在上海等东部城市出现,如今有向更多地区蔓延的趋势。近日有媒体报道,这些在地铁里“求扫码”的所谓“创业者”中,不乏专门要求他人扫码的“地推”。扫一个码可赚2—3.5元,“业绩”优秀者月收入可以上万。
据出现这一现象的上海地铁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 》只对禁止散发小广告进行明文规定,但扫码属“新模式”。
网友评论:
我叫小彭彭彭:几个漂亮女孩在地铁车厢里拿着手机二维码求加微信支持创业,说是互联网+,唉!不管多漂亮,我才不上当了,之前加的都是微商,正是我最讨厌的那种,删了。
liliXilil:所以创业做app,在地铁上让别人扫你的二维码究竟有什么用?真的有人推广成功了吗?我很想知道这推广的创始人是谁。得有duó“厉害”。
上海市民接受新民网采访:体谅这些创业者的艰辛,并且愿意提供帮助,跑来跑去也很累,能扫就扫吧。
奏耐天津:在等地铁的时候 经常有人拿着手机让你扫二维码,帮助他创业,创业是很好很鼓励,但是专门找独自出行的女性同胞,但凡旁边有男性同伴都不去说,为什么??
观象台:小广告的“进化型”?
一针就灵、开锁、办证、“Miss包”……有“城市牛皮癣”之称的小广告,因其低俗、虚假、违反法律规定的宣传内容和屡打难禁等特点,困扰维护城市容貌的市民和城市管理者多年。近年来,随着对小广告组织者的打击不断科学化升级,这一现象已得到明显遏制。
然而,在地铁里求刷二维码的这种行为,虽没有给地铁等公共场所的卫生带来直观影响,也没有丑化我们的市容市貌。但笔者认为,这种在地铁里“求扫码”的行为所能隐藏的危害,丝毫不亚于,甚至可能超过纸质的小广告。
第一,到达率高。每扫一下二维码,都相当于我们向他人打开了个人信息的大门。小广告的目的在于通过扩大曝光度来吸引注意力,而扫二维码的方式不仅可以通过“创业”之名包装地推者,还能通过极高的达到率,将自己所希望兜售的信息直接推到我们的“最新留言”;
第二,监管难。不像地铁中严禁的乞讨卖艺、乱发纸质小广告等人需要一些“装备”,求扫码只需要一台手机即可,穿着亦与常人无异。方便隐藏。另外,求扫码的行为没有直接把脏、乱等印象带进地铁这个公共环境里,而是通过地铁这个公共环境直接带到了我们的手机上。
我们不能说,这些在地铁里奔波的人中就一个真正的创业者都没有。毕竟在网络流量价格愈发昂贵的当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是越来越多新创或小企业的痛楚。
但是这种隐秘度高,到达率狠的手法如果不进行规范和改善,昨天笔者可能收到的群发可能只是“你胖了”这种捅膝盖的小文,明天、后天、大后天……那些“一针就灵”,“Miss包”们就没可能再换个方式卷土重来了么?
如果说小广告是把我们不想看到的信息贴到了家门口,那么这类“求扫码”等于是把小广告贴到了我们的裤兜里。
返回中国审计网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