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名家访谈

成为中央“核心智囊”前,他在毛泽东身边工作16年

原标题:成为中央“核心智囊”前,他在毛泽东身边工作16年

逄先知为第三任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任期在1991年6月至2002年10月。

中国共产党95岁生日即将来临。

近日,生于1929年、现年已86岁高龄的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逄先知接连发表了两篇文章:《中国共产党是有独特优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上述两篇文章中,逄先知都提到:毛泽东同志1945年在中共七大预备会议上曾提出:“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70年后,习近平同志又提出向中央看齐的问题。他说:“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相隔70年两次提出这个问题,都是在重要的历史节点,意义重大。

逄先知1950年从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毕业后,来到中央书记处政治秘书室工作,负责管理毛泽东的图书、报纸杂志等,是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的助手,在毛泽东身边工作16年。文革期间受到迫害。文革后,他调入中央文献研究室,历任毛泽东研究组副组长、室委会委员、副主任、主任,长期从事毛泽东生平、思想的研究和编辑工作,主编或参与主编《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著作选读》新编本、《毛泽东选集》(第二版)、《毛泽东年谱》、《邓小平文选》等,出版过《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等著作。

中央文献研究室是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是党中央的工作部门。其主要任务是:编辑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著作,研究他们的思想和生平,编辑、研究党和国家及军队的当代文献和历史文献。据中央文献研究室官网介绍,在开展研究工作方面,《党的文献》杂志和送领导同志参阅的《文献与研究》,比较充分地反映了有关研究成果。

因此,历任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也被称为党中央的“核心智囊”之一。

逄先知为第三任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任期在1991年6月至2002年10月。而曾在毛泽东身边工作长达二十多年、被誉为党内“一支笔”的胡乔木为第一任主任。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退休后,逄先知仍然很忙碌,目前还在担任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并经常撰写文章,其文章中经常会提到毛泽东。

成为中央“核心智囊”前他在毛泽东身边工作16年

图:2011年1月24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到逄先知家中慰问。

“三大原因剖析毛泽东晚年失误”

作为长期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学者,逄先知多次撰文论述毛泽东的历史功绩。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时,他就在人民日报撰文提出:毛泽东同志所建立的历史功绩,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方向,实现了中国由弱到强、由衰而盛的伟大转折,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根本保障。同时,他也会谈到毛泽东晚年的失误。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发现,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说不尽的毛泽东》一书中有对逄先知的访谈,逄先知谈到了毛泽东晚年失误的原因。

逄先知提出,毛泽东的成功,归结起来主要有六方面原因:坚持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善于听取党内外各种意见,择善而从之;善于团结人,包括团结那些反对他而反对错了的人;具有科学远见;根据形势的发展,及时提出行动纲领和口号;刻苦勤奋精神。

可是,晚年的毛泽东,“违反了他过去一贯坚持的一些正确的东西”,逄先知说,“毛泽东晚年的失误的确是使人痛心的,但又不是偶然的。我认为最主要是三条”。

“第一,他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群众,脱离了他创立和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逄先知说:“他自己讲过,进城后,官做大了,像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作那样的调查没有了。1962年派我们到韶山调查,他是准备去的,但终究没有去。解放以后他就没有到农村中作过直接调查,更没有在农村住过。他每次下去,都是省委书记陪着,听汇报、调查的对象不是地委书记,就是县委书记,这怎么能了解到真实情况?”

“第二,是专断,听不得不同意见”,逄先知说,“1958年南宁会议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3月的成都会议还算开得生动活泼,但到1959年庐山会议又来了一个升级,以后专断就占了主导地位。因此,他脱离实际是一步一步发展的,听不得不同意见而导致专断也是一步一步发展的”。

对于第三条,逄先知说,“毛泽东在晚年不能很好地团结一切可能团结和应该团结的人,像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那样,相反,在几次政治运动中(最突出的是1957年的反右和1959年的反右倾,伤害和打击了许多人,或者是反右扩大化了,或者是根本不该反右而反右。在党内如此,对党外也是如此。以后搞'文化大革命',打倒一切,更发展到了极端。我认为,不能很好地团结越来越多的人,是毛泽东晚年的一个失误,又是失误的一个原因”

逄先知强调:尽管如此,还要看到,毛泽东晚年的指导思想是在一定范围内偏离了毛泽东思想,并不是全部,如果是全部,没有一点正确的东西,那还不把共产党和人民共和国搞垮了。特别是在国际斗争中,他维护了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并利用国际形势变化的时机,打开了中美、中日关系,创造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这一点要充分估计到。

谈周恩来病情和“林彪事件”等

成为中央“核心智囊”前他在毛泽东身边工作16年

“毛泽东如何对待周恩来的病情?”在《毛泽东为什么发动“文化大革命”?——〈毛泽东传〉对“文革”中几个重大历史问题的研究》一文中,逄先知提出了这个问题。

逄先知写道:海外出版的一本歪曲事实的图书说,周恩来患膀胱癌后,毛泽东阻止给周恩来治疗。关于这个问题,《毛泽东传》作了详细的记述:1972年5月3日,周恩来被确诊患有膀胱癌。这对于大量内政外交事务都需要依靠周恩来的毛泽东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打击。毛泽东的秘书观察到:当逐字逐句地看完医疗组关于周恩来病情的报告后,主席的心情很沉重。他叮嘱这件事对外要保密。对于怎样治疗,他说:“开刀容易扩散,有危险,是否可通过中医的方法,用中药来控制病情。”并且这样解释:“你们外科医生动不动就开刀,开一个死一个,陈老总不是开刀死了吗?谢富治不也是开刀死了吗?”毛泽东还要求“防止扩散,注意营养和休息”。在著名泌尿科专家吴阶平主持下,经过多次检查,决定采取“电烧”的办法,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手术后不到半小时,毛泽东就要身边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吴阶平等医务人员说:医生们做得好,感谢他们!

在这篇文章中,逄先知还谈到了一个问题:“林彪事件”是毛泽东逼出来的吗?

逄先知记录了“林彪事件”的经过:如果说“一号命令”是林彪为夺取更大权力而作出的带有某种试探性的行动,那么,在设国家主席问题上,林彪则公然向毛泽东进行挑战,由此引发了一场政治风暴。“(1971年)9月5日、6日,在北戴河的林彪、叶群获悉毛泽东南巡谈话内容后,便决定将毛泽东杀害于巡视途中,发动武装政变。7日,林立果向'联合舰队'下达'一级战备'的指令。8日,林彪亲笔写下行动手令:'盼照立果、宇驰同志传达的命令办。'林彪的阴谋败露,便紧急策划南逃广州,另立中央,分裂国家。此计不成,乘飞机北逃国外,所乘专机在蒙古国的温都尔汗坠毁,落得个'折戟沉沙,丧命异国'的下场。”

谈其他领导人:邓小平、朱镕基

成为中央“核心智囊”前他在毛泽东身边工作16年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逄先知或撰文或在公开场合,谈过其他领导人。

2014年第15期《求是》,发表了逄先知的《邓小平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而作》一文。

逄先知写道:进行拨乱反正,否定“文化大革命”,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提出并亲自主持《历史决议》的起草,在纠正毛泽东晚年所犯错误的同时,坚定不移地维护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同样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定力。这两件大事,都关系着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在文章最后,他这样评价邓小平:每到一个历史节点和重要时刻,他总能抓住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破解历史难题,作出重大决策,打开新局面,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前发展,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呈现出日新月异的面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邓小平理论,这在我们党和国家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邓小平作为总设计师和核心领导人,为此做出了主要的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2013年8月《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出版发行时,逄先知来到了首发式。

“朱镕基同志是我非常尊敬和钦佩的一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他说:“我听过他一些报告,读过《朱镕基讲话记录》,给我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象。这次又读了他的《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更增强了这种感觉。我和我的同事们,常常这样说,听朱镕基同志报告是一种享受,总是听不够。他对经济形势的深入了解,对复杂问题的精辟分析,对各种难题的巧妙解决,他用生动而有时又带有一些幽默的语言,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记得小平同志讲过,朱镕基同志讲经济危机我听得懂。朱镕基同志一讲,讲的很活,很生动,一听就明白。所以他的讲话总是让人听不够。他可以信手拈来,他不回避问题,不回避困难,敢于揭露问题,敢于碰硬。无论是亲自聆听他的报告,还是阅读他的两部讲话实录,都感到他是在向你交心,常常被他发自肺腑的语言打动,有时候读他的书可以流泪。发自内心的,很诚恳。”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撰稿:新京报记者王姝实习生何强校对:郭利琴

成为中央“核心智囊”前,他在毛泽东身边工作16年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