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两会”报道的对比分析

摘  要:“两会”不仅是中国政治生活的重头戏,也是所有媒体的报道的重头戏。本文以《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为例,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两报对“两会”报道的异同。

关键词:两会;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每年的重头戏,对所有媒体来说,尤其是中央党报,“两会”不仅是报道的重头戏,更是最佳的自我展示机会。党报受读者对象、影响范围、报纸风格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必然会设置不同的议程内容,因而在“两会”报道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根据选取样本的代表性和有效性,本文选择了《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作为分析样本。《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都是中央党报,《人民日报》是同类报纸中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报纸,而《光明日报》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以“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为办报宗旨[1],基于此两家报纸对“两会”的报道方式、报道内容、报道手段等各不相同。本文选取了两报在2012年3月3日至3月15日之间的报道作为研究样本,来进行比较分析。

一、专栏设定:稳而不变vs稳中求变

“两会”召开前夕,《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分别都已经有计划地进行“两会”相关报道。从3月3日“两会”召开之日起,两报都开设大量专栏,不遗余力地展开报道。两报关于“两会”报道的专栏设定如表1和表2所示。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两会”报道的对比分析

《人民日报》在新闻版上刊发“两会”新闻和相关评论,同时将5至12版设为“两会特刊”。“两会特刊”每版上的专栏比较固定,每天根据会议进程安排版面内容。在新闻版上的专栏主要有“一线代表委员议国是”,通过列出主题词的方式,刊登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光明日报》将5至8版设为“两会特刊”,共4个版面。《光明日报》每个特刊专版均有固定的基调。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两会”报道的对比分析

两报设置的专栏各有特色,体裁多样,既有记者采写的现场新闻,也有评论,还有会外的采访等等。相比较而言,《人民日报》的版面和专栏设置相对稳定,《光明日报》的专栏设置较丰富、灵活,力求增加读者的新鲜感。

二、内容比较:统筹兼顾vs 特色鲜明

如表3所示,《人民日报》关于“两会”的报道共有600篇,《光明日报》有627篇,两报的报道总量相差无几,但在具体的报道内容上,两报围绕自身报纸的特点设置议程,使得两报呈现出迥异的风格。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两会”报道的对比分析

《人民日报》在内容安排上注重统筹兼顾,力求客观全面地报道“两会”,走的是其一贯报道路线:广报道、深挖掘。一是广报道。《人民日报》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在要闻版做好既定的程序性报道,在特刊上统筹规划重点报道。二是深挖掘。《人民日报》注重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运用不同的报道方式来深度挖掘热点话题,提供大量的新闻背景资料,并且评论较多,此外,在“今日谈”、“社论”、“人民论坛”等栏目发表对民主制度、文化、民生等方面的评论文章,如在“人民论坛”专栏中以《两会中国视角》为主题,形成一系列评论。

《光明日报》的两会报道整体风格较为平和,在两会内容报道上独树一帜,其路线是抓重点、重特色。第一,抓重点。对今年两会的主要话题,《光明日报》不面面俱到,选择重点进行报道。“两会特刊”特设“观点”专版,共出13期,涉及12个主题。每一期的主题都是精心选择,既有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有其自身重点关注的领域。3月4以《相约文化发展繁荣的春天》拉开重点报道序幕,《中国未来取决于科技创新!》、《教育从期待转向突破》、《人才支撑发展 发展造就人才》等一系列专题报道,突出表现了《光明日报》以教科文为主的基调。而《为小微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根在地下 果在枝头——代表委员热议“走转改”》等专题,围绕两会代表委员讨论的中心议题展开。第二,重特色。《光明日报》“两会”报道特别注重突出特色报道,在新闻版上开设传统特色栏目“名家看两会”,采访会外名家,尤其是知识界重量级代表性人物,如冯其庸、叶檀、章政、陈佳洱等,围绕文化、教育、科技等特色领域及两会热门话题,深入探讨,张扬《光明日报》的文化品格、知识品格和思想品格[2];“两会特刊”特设“代表委员手记”专栏,访谈与会名家聂震宁、邓中翰、李慎明等知识界的精英,深入浅出,凸显《光明日报》的知识特色和文化优势。尽管在程序性报道上采用通稿较多,但是《光明日报》也会以自己的方式发表。此外,《光明日报》发回现场特写,丰富报道内容。

三、图片报道:图文并茂vs图量丰富

在图片报道上,两报风格迥然不同。读图时代已成为现代办报的理念之一[3],报纸可以深度挖掘新闻图片的运用方式,将同样的新闻做成生动活泼的形式又不失严肃,给受众带来视觉享受,收到很好的传播效果。如表4、表5所示,两报的图片报道总量相差无几,但是具体到报道形式上两者产生很大的区别。《人民日报》以文字报道为主共492条,而《光明日报》采用了大量的图文报道方式。在图片设计上,《人民日报》的照片、图表、漫画与文字报道配合得非常具有亲和力,大图、组图给受众强烈的冲击力。相比较下,《光明日报》虽然使用了大量的图片,但是以代表委员的头像为主,图片内容单一,大都以矩形和圆形的方式呈现。《人民日报》图片主体大多是普通民众、两会代表委员身影,《光明日报》图片主体以两会代表委员身影为主。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两会”报道的对比分析

在版式设计上,《光明日报》是传统的四方划板,根据文章来安排图片,版式规整。《人民日报》既讲规矩,又有创新,专栏字体颜色以橘红为主调,图片排版不以矩形为主板,扇形、书简、日记本、圆形、档案单等各种形式巧妙地与文字融为一体。在色彩使用上,《人民日报》以秋之收获的颜色——金黄和橘红为主调,使用蓝色、黄色等颜色定下版面基调,色彩亮丽;《光明日报》以传统的中国红为主色调,配合黑白文字,富有书卷气。

四、标题制作:构思新颖vs沿袭传统

2012年的“两会”报道中,两家报纸的新闻标题各自形成特点。《人民日报》的新闻标题制作形成整体风格,构思新颖;《光明日报》的新闻标题尽管沿袭传统,但是也可以从中看出变化。从两家报纸新闻标题的制作,我们可以看到党报主动放下身态,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贴近性增强。

《人民日报》在新闻标题制作上,多以问句为题,如《微时代,政府咋应对》、《民意怎样写进报告》、《代表委员如何接地气》等,并形成一个系列,可以看出《人民日报》对“两会”报道进行了周密的策划。如在“2012我们稳中求进”专栏中围绕“怎么”做文章,有《物价压力怎么控》、《粮食安全怎么保》、《房地产市场怎么调》等。在“声音”专栏上刊登的标题突出题眼,每天一个主题,如《稳中求进抓改革》中的“求”字、《加快转型稳增长》中的“稳”字、《夯实农业利长远》中的“夯”字。《光明日报》的新闻标题虽没有在整体形成一个风格,但各部分标题也呈现出自己的特点。如一些新闻标题赋有文学色彩,《委员下基层 睿智惠民生》、《委员问同道 捐书汝愿否》、《国民之魂 文以化之》等;一些以话语为题,朴实鲜活,如《“既要让卫星上天,也要让百姓的马桶不会漏水”》、《“我是来为农民说话的”》、《“我们不想总是垫底,也想奋力爬高”》等。

五、两报的共同点分析

从总体上说,《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的两会报道各有千秋。《人民日报》强调宏观性和平衡性,《光明日报》以教育、文化、科技为重点,兼及其他。两报在“两会”报道中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共同点。一是兼顾基层代表委员和高层声音。两报延续了权威性的传统做法,传达中央的政策措施,访问政界、文化界、经济界的精英议论国是;报道基层代表委员是今年“两会”报道的突出特色,两报刊登了大量基层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反映基层代表委员议论国是的热情。《光明日报》特别开设“基层代表委员声音”、“基层谈两会”、“在基层?履职故事”等专栏,集中报道基层代表委员。二是兼顾会内会外和国内国外。《人民日报》设有“现场”、“会眼”等专栏,传递会场气氛;相对应,《光明日报》有“现场写真”、“两会速写”、“镜头下的两会”等栏目,写出代表委员为国尽心尽责的风貌。两报都展示了会内会外的良好互动,选登网络言论,反映普通百姓对“两会”的关注。此外,两报还发挥驻外记者的优势,反映国际社会对中国“两会”关注,特别开设“海外看两会”、“国际社会看两会”等专栏。

综合比较,从栏目的设置和报道内容的选择上来看,两报的“两会”报道注重民生和民意的报道,反映基层代表委员的声音,一改过去信息单向流向受众的传播模式,更加注重与受众的互动,拉近传播者和受众的距离。这也说明,中国新闻界吹起的改革之风对新闻报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党报的服务性在提高、报道风格更加贴近普通读者。

参考文献:

[1] 翁泽红.《光明日报》的历史演变[J].文史天地,2008(6).

[2] 杨谷,陈建栋.光明网全新亮相[N].光明日报,2010-04-28.

[3] 李扬.“读图时代”刍议[J].当代传播,2004(3).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两会”报道的对比分析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两会”报道的对比分析


湖南卫视主播"糗事"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两会”报道的对比分析


朱丹倪萍周涛离婚真相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两会”报道的对比分析


哈文调侃李咏掺乎爱女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两会”报道的对比分析


华鼎奖红毯刘晓庆性感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两会”报道的对比分析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两会”报道的对比分析


当红主播生存现状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两会”报道的对比分析


央视主播时尚进化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两会”报道的对比分析


美女主播背景比拼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两会”报道的对比分析


全球主播出位行为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两会”报道的对比分析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两会”报道的对比分析


网爆章子怡恋上撒贝宁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两会”报道的对比分析


朱丹被伊一踢走?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两会”报道的对比分析


盘点女主播背后的男人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两会”报道的对比分析


19位央视名嘴青涩照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两会”报道的对比分析

传媒 沙龙新锐网站CEO系列访谈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