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一幅字画所引发的血案
宋仁宗赵祯天性仁慈,宽厚和善,在位的二十多年间,天下相安无事,仁宗知人善用,名臣辈出,政清人和,北宋度过了一段繁荣稳定的太平盛世。史载,仁宗去世后,辽国君主手握报丧的宋朝外交使臣,忍不住痛哭流涕,“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能让邻国首脑人物由衷钦佩,可见宋仁宗是怎样一位仁慈而善于传递爱心的领袖。
宋仁宗是宋朝获评价最高的帝王,不仅仁爱爱民,而且虚怀若谷,善于纳谏。最突出的特点是节俭,据传有一天早晨起床,对身边人说,我昨天因饥饿一夜未眠,特别想吃红烧羊肉。近侍说,那陛下怎么不降旨让下人去取?仁宗回答,那怎么能行?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只要我索取一次,下面必定天天宰羊,我怎么能因我一时饥饿,而开始无穷无尽的杀戮呢?
仁宗皇帝的善良和宽厚与其幼年受到的宫廷传统教育分不开,更与其生母是宫中普通嫔妃有关,当然这是外因。内因则是仁宗从小就善于读书学习,历览圣贤之书,而且天姿聪颖,不仅书法了得,而且擅长画画,尤其是画马,简直神乎其技,一时被宫禁内外称之为神童。
仁宗即位时也不过十三岁,那还是在他当太子的时候,当时仁宗还不叫赵祯,叫做赵受益,这个孩子画马画得惟妙惟肖,神采飞扬,许多大臣纷纷前来讨求墨宝,一时趋之若鹜,洛阳纸贵,人们收藏他的画作,与其看好增值的空间,不如是看好这个孩子储君的地位,那是明日大宋帝国的掌门人,一幅画的意义那就大了去了,大家都想受受益沾点光。
赵受益虽然是小孩,但是有求必应,尽量在闲暇之余满足大家的需求,潜心作画。心动不如行动,赵受益的老师也加入到了求画的行列中,这孩子识大体知礼节,就微笑着对老师说,我怎么能像给其他人一样给老师一幅画呢?那都是我的涂鸦之作,我还是给老师写几个字吧。于是笔走龙神,挥毫而就八个大字“寅亮天地弼予一人”,瞧瞧这孩子多会暖人心,以实际行动诠释尊师重教,别的大臣们知道了这件事,都纷纷向这位老师表示祝贺。
事情传开后,有一个人座不住了,此人叫做周怀政,是个太监,更重要的,当时他是太子赵受益的伴当,也就是陪伴着仁宗一起玩大的好伙伴,赵受益每次玩高兴了,就毫不避闲的称呼其为“周家哥哥”,这一声哥哥叫的周怀政骨头都轻了,就觉得普天之下太子与他关系最铁,周怀政认为自己很有面子,就请求太子也给他写几个字做为赏赐,太子笑了笑说,我还是给你画一匹马吧。周怀政心想,画马哪有写一幅字荣耀呢?就再三央求还是写一幅字吧。太子皱了皱眉头,虽然觉得周怀政有些过分,但是碍于面子,还是写了几个字,带点恶作剧,也带点孩子气,周怀政拿过来一看,上写“周家哥哥斩斩”,以为这孩子调皮是和自己开玩笑呢,也没在意,于是就收好珍藏了起来。
不料,太子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这几个字“周家哥哥斩斩”却一语成谶,真的把周怀政最后送上了断头台,竟使其一命呜呼。这可能是宋朝最灵验的未卜先知了,也是仁宗做太子时,见其不识时务摆不正位置,预言他日后必有灾难的先见之明。
事情发生如下,周怀正成为内务府太监后,与皇后刘娥一家不对路,皇后多次建议真宗疏远周怀政,周担心真宗体弱多病,一旦龙驭宾天后,刘娥垂帘听政,就会拿他开刀。于是有一天,当真宗又一次因身体不适躺在周怀政腿上假寐时,周怀政壮起胆子建言,太子已经十三岁了,陛下你龙体不适,能否让太子早日监国?
真宗马上一跃而起,怪怪的看着周怀政,很不心甘情愿的说,那就让太子监国吧。周怀政心中大喜,根本没有顾忌到真宗越来越难看的脸,而是很快把这个消息传递给了时任宰相的寇准,请求寇准抽空上朝奏请,结果事有不密,被寇准政敌丁谓侦知,最终导致寇准被贬,周怀政被丁谓上疏排斥,周怀政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孤注一掷,与其弟周怀信密谋除掉丁谓,让寇准当宰相,迎立太子即位,奉真宗为太上皇。结果这一次更加的不靠谱,居然被手下人告密,事情泄露后,真宗亲自审问,周怀政战战兢兢只知一味求饶,宋真宗下令将周怀政打入囚车,拉到城西普安佛寺斩首示众。
周怀政站在刑场上,眼望天空阴云惨淡,台下人头攒动,百感交集,那一刻,他忽然想到了当初央求太子写的几个字,“周家哥哥斩斩”,禁不住泪流满面,他长叹一声,心里后悔莫及,“哎,我当初倘若是要一匹马该多好呀”。
周怀政身为太监,以为自己服侍太子有功,竟然敢和国家大臣争相炫耀,他没有想到,从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不甘人下,浮躁坏事的性格,皇帝的家事你也敢掺乎?而仁宗赵祯,也就是赵受益这个小孩早就看出了周怀政难以善终,最后身首异处的结局。这样的人,他一定会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而铤而走险,执迷不悟,周家哥哥斩斩,是必然的也是罪有应得的。
周怀政还差点为了一己之私而给并不知情的太子带来杀身之祸,周怀政被杀后,有人借机嫁祸于太子,宋真宗心中迷茫,时任宰相李迪委婉劝告,陛下,你还有几个儿子?却还有这样的打算。一语惊醒梦中人,真宗恍然大悟,太子的地位才得以保全。而周怀政伏诛后,据说好长时间太子不再画马。
一声哥哥叫得人想入非非,一幅字画引来了杀身之祸。这其中的道理恐怕不用我啰嗦,各位想必已经心领神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