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字画藏品

博物馆30多道工序让书画焕发新生

五一期间,不少市民选择到岛城各大场馆游览,徜徉在历史、文化和未来世界的我们,很少想到这些展品幕后的故事。前段时间,一部名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记录片让无数人对文物修复师的严谨和执着心生敬佩,其实在青岛市博物馆、青岛市档案馆、青岛市科技馆里,也有这样的工匠,他们的巧手让尘封的画卷焕发新生,让破损的档案重现时光,让青少年的“科幻世界”充满梦想。记者兵分三路,带你走近这些场馆里的能工巧匠。 

文物修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修复师不仅要给文物“把脉”,确定文物的“病害”,还要制定严格的修复方案,并按方案一步步对文物进行处理,像医生对待病人一样照顾它们。“工作台就是我们的手术室,镊子、刷子这些工具就是我们的手术刀,古老的字画就是我们的病人。 ”青岛市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胡可佳说。

技术 修复是一次古今对话

2013年毕业来到青岛博物馆,胡可佳进入了书画修复领域。修复纸质文物需要大量的基本功训练,光是裁纸这一项,她就练了很久。裁过“托好”的双层宣纸,也裁过单层绵连,渐渐的,她找到了手感,能够保证基本上裁出的每一刀都不会跑刀。

在外人看来,古代书画作品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但要是整个月都面对一幅作品,有时候会有枯燥重复的感觉。不过对胡可佳来说,这是个严谨又充满挑战性的工作,修复的过程中,就是一次跟古人的对话。从前期的“病害”调查到检测分析,再到做出具体修复方案……胡可佳说,你会发现其实每件文物都是不一样的,它们像是有生命的东西,在诉说着从古到今的岁月。

过程 30多道工序恒温恒湿

在工作间里,胡可佳用镊子小心地剔去画上的杂物,专注地弯腰干上几个小时,额头已经渗出汗滴。等到画卷修复完,还有上墙、阴干的步骤,没有风、没有太阳直射的房间里,画卷自然干燥会达到最佳收缩膨胀效果。

“具体修复有30多道工序,首先裁去画心四周的原裱件,因为存放时间很久,上面可能有一些昆虫粪便和固体颗粒物,需要用马蹄刀一点一点刮下来,再烫洗画卷。覆背纸得揭去,命纸最难揭。它的名字叫命纸,说明它关系画的生存,非常重要,因为和画贴合得紧密,揭下来必须在画足够潮湿的状态下操作。之后是拼接、修补残缺、断裂处贴折条进行加固,染配与画心颜色相近且稍浅的命纸托画心、全色、根据画心的颜色和画意,托染花绫或绢,再根据画心尺寸和展示要求下料、镶活,即选择适宜的装裱形式在画心边缘镶锯条、边、天地头、覆背上墙、砑光、装天地杆。 ”说起修复,胡可佳侃侃而谈,虽然说得一气呵成,但实际操作起来,每个步骤都有可能花好几天时间。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赵黎 王晓雨 梁超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